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58节  (第2/2页)
搬家?”    罗大勇点了点头,“前一段时间,我买了套房,已经能搬进去了。”他摇头解释道,“没办法,朱萍她爸妈说,等有孩子了,住得近方便照顾。”    张志强抓住了重点,顿时瞪大了眼睛,“广贤公馆?”    “是啊?”    “多少钱?”    “七百多万。”罗大勇很诚实的说了价格。    “贷款?”    “全款。”    张志强顿时酸了,“大勇,你这一年是赚了多少?竟然能全款买七百多万的房子。”    “不是。”    罗大勇摇头道,“我哪有那么多钱,朱萍她爸妈帮忙添了点。”    “添了多少?”    罗大勇道,“六百多万。”    “……”    “……”    张志强用力扯着嘴角,感慨了一句,“大勇啊,真羡慕你。现在我才发现,朱萍真是好漂亮啊~~~”    第二百五十章 研究危机:学术渗透实在太可怕了!    “真羡慕你呀,张哥。”    “你羡慕我?”    “罗大勇买了一套新房子,你的心里还能产生羡慕的情绪。这种情绪,我已经体会不到了。”    “王浩,你是故意这么说的吧?”    “是啊。”    “为什么?”    “安慰你。”    “你管这叫安慰?”    “难道不是吗?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可以让你产生优越感的点。”    ……    张志强带着忧伤回家了,他觉得急需看看燕子来安慰自己,否则他感觉自己的情感,已经快要走到崩溃的边缘。    人,就怕对比。    综合楼办公室的三个男人,最开始就属他混的,最好提前锁定了副教授职称,而现在即便是罗大勇都比自己强。    “不对,还有一个孙健!”    “虽然孙健是后来到的,但怎么也是办公室的一员……”    “他暂时还比不上我!”    张志强在半路上想到了孙健,心情突然就变得好了起来。    快乐,又回来了!    另一边。    王浩确实在感慨自己失去了普通人的乐趣,他听到罗大勇买了一套广贤公馆的房子,连一点羡慕的情绪都没有。    他还是有快乐的。    比如,想到即将成立的企业,有自己一个点的股份,就非常期待新的企业快一点儿成立、真正发展起来。    仅仅是一个点的股份,听起来并不多,相比来说,有些‘垄断性’的专利拿出去,获得投资以后甚至可以拿到三成的股份。    但实际上,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则是因为他进行的是国家级项目研究,而中途研发出的理论是卖不了钱的,超导材料的研究也同样是国家级的项目,是需要国家许可、实验组配合一起研究的,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果。    仅仅是第一点,多数情况也只能拿到奖金而已。    二则,新的企业可不是那种围绕一个专利创办的小企业,而是有国家全力支持,注定会发展成庞然大物的大企业。    这种庞然大物的国-有控股企业,先期个人几乎不可能拿到股份,也只能是真正上市以后,才会有个人股份的情况出现。    同时,类似的企业即便是上市,也只是分割一部分进行上市,而不是全部进行上市,个人拿到一部分股份也没意义。    在最开始就能拿到一个点的股份,代表的意义自然也不是股比这么简单。    想到即将成立的新企业,王浩还是非常期待的,他也希望能够快点见到,新材料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到时候,肯定能够催生出一些新的科技、新的应用。    当然新企业的创办、建设,再到正式投入生产运营,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暂时还只能期待一下。    王浩还是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他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到计算组的工作中,因为科学基金会确定会发布大批量和双元素论证有关的项目,计算组也会从中得益,他们完成双元素的论证,都可以得到科学基金会的经费支持。    这就等于是拿到了额外的经费,参与工作的学者们就能够拿到更多的补贴。    王浩还是极力为计算组的人争取待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