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精明的范正  (第1/2页)
    “土法制氨水,好像是往尿中加草木灰,然后蒸发出气体,再将生成的气体溶解到水中制成的。但好像硝土矿也行。    将硝土矿加热,也能生成氨气。到时候将氨气通到水中,也可以制作出氨水。”赵文挠着脑袋,缓缓的走在龙门堡的大路上。    “硝酸银也可以用硝土矿来制作,可这一时半会的,我去哪找硝土?这玩意可是朝廷的管制物资啊。”    赵文看着龙门堡中不时走过的士兵,一下子犯了难。    “难不成我还真的要用尿来制硝和氨水?    这用尿来制作,产量不稳定啊,整个龙门堡中也就那么多的人,一天能弄多少斤硝?这不太现实啊。    难不成还得靠范正这家伙?    唉,算了算了,还是找他吧,不然的话,这玻璃镜子还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制作出来。”    这玻璃镜子之事,赵文本不想靠范正,毕竟水泥厂之事都已经亏大发了。    这些晋商,外表看起来都像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可心眼里一个个的精明的要紧。    范正就是算准赵文没有水泥的销路,所以才会要求赵文将生产出来的水泥全卖给自己。    销路可不是那么好趟的,范家行商数百年,才有那么多的销路。    若是让赵文去趟销路,一是没时间,二是不至于。    毕竟,水泥这东西虽然能赚钱。可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被人家给破解了。    到时候,水泥的价格就会更低。    在赵文看来,只有玻璃镜子才是重中之重。这玩意放到后世,虽说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放在这个时代,称得上是高精尖的东西。    就算有人想要破解,估计没有个几十年的功夫,是破解不开的。    和玻璃镜子比起来,水泥的价值却有点低了。    当然了,将水泥全卖给他也不是没有条件。    虽然在盖水泥厂的时候,范正前前后后也给了赵文万把两银子。    这些银子,包括之前资助给赵文的那些银子,也不需要赵文还了。    而且当水泥厂盖好,正式生产水泥之后,这水泥厂就只能由赵文管理。范正就不能插手。    同样的,生产出来的水泥也只能让范正独家销售,不能自己销售,也不能让别人销售。    本来赵文还寻思,水泥的销售额应该和范正几几分成时,范正却大手一挥,说道:“还分什么成?你生产出来的水泥就直接卖给我,然后我再卖出去。亏了谁也不能亏了赵老弟你啊,再说了。这样一来,也免得到时候揪扯不清。”    刚开始的时候,赵文还高兴了很长时间。    但当赵文想明白之后,瞬间明白自己被范正涮了。    如果按照范正所说,那自己就丧失了定价权。    也就是说,范正从自己这里花一百两银子买的水泥,他可以将这一百两的水泥价格定为两百两或者更多。    以后,无论范正的水泥卖多少钱,都和自己没关系。    还不止这样,更可气的是,自己只能卖给范正,那也就是说,如果范正给自己的价格不合理,那自己也只能受着,还不能反驳。    若是反驳了,范正万一不买了,那可就悲催了。    当然了,范正也不可能那样做。要是逼急了赵文,对谁都没有好处。    赵文不是没想过抛开范正,自己单干。    可赵文想了好长时间,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个时代的生意人最重视就是信誉,若因为此事,坏掉了自己的信誉,那以后该怎么做生意?    若是真的因为这样做,而将自己的信誉坏掉,那可真是划不来。    一旦自己的信誉被败坏,那才叫寸步难行呢。    有时候,刀枪并不一定能解决事情。    后世的一位伟人说过,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也是最差的手段。    所以在经商这一部分,能少动刀枪就少动刀枪。    赵文回到守备府,吃过午饭之后,对着站在他旁边的李小三说道:“你去告诉刘五一声,让他明天陪着我去一趟张家口。”    “是!”    李小三拱拱手,便走出了守备府。    ……    第二天一大早,赵文穿着便服,腰里别着两把大黑星,马背上挂着一挺56式轻机枪,带着全副武装的的刘五走出了龙门堡城门。    赵文这次并没有带过多的士兵,毕竟现在这些士兵还要看管这些鞑子俘虏。    再加上现在从龙门堡到张家口的路上,也没有什么危险,所以赵文就只带了刘五一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