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节  (第2/2页)
……”    汉代李密的《陈情表》中为了照顾自己年迈的祖母,陈情上表拒绝了皇帝的征召。明代袁崇焕抵御金国,未曾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三国徐庶,为了母亲,投奔曹操,由此出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    秦青灼看亭上的冯桦和洛川争论得面红耳赤。    冯桦:“诸位对此有何解?”    他倒是也聪明,记得集众人之长。    有书生拱手而立:“身为读书人,自然是要精忠报国,为朝廷出力,何故在于小家!为朝廷出力可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所谓舍小家而救大家。”    两个夫子赞叹点点头,向学子们询问这位书生的名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是连自己的小家都顾不上,何谈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我看反而是害了千千万万的小家!”一书生冷笑。    书生们又开始以理服人。    秦青灼想了想,脑子灵光一闪。    他混迹在人群中,大声喊道:“既是求问,有何报酬!”    这一声震耳欲聋,把书生们震得两耳发晕,可见声音有多大。真是有辱斯文!    周池:“……”受到近距离攻击。    冯桦在亭上听闻,从腰间的荷包拿出十两银子。    “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两个人都满意的话,我出十两银子的报酬。”    十两银子,果真是财大气粗,天生的大冤种。    秦青灼眼中金光闪闪。    周池扯着秦青灼,秉着自己可怜到一丝的情分劝道:“秦兄,要是说得不好,可是要被嘲笑的。”    “周兄,放心,我是一个稳健的人。”    周池干笑:“自是如此。”    秦青灼一马当先,声音响亮:“我有解法!”    他穿着青衫,相貌俊美,惹人注目。    周遭的声音安静下来,纷纷把目光投向秦青灼。    洛川笑而不语。    冯桦:“这位兄台请讲。”    “那就请冯兄再把原文读一遍。”    冯桦心中有些不耐,期待落空,心中有些淡淡的失望,还是依着秦青灼的要求背了一遍原文。    “这位兄台何意?”    秦青灼拱手:“原文中说道,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重点就是这个鲜字,孔夫子说的话并不绝对,为人孝顺而不犯上作乱的人,很少,但并不是不存在,两位兄台皆是忽略了此中的辩证,少但不是没有,事事也不是非黑即白。”    冯桦眼中一亮,自己又念了几遍,底下的书生们也窃窃私语,皆有些震惊。他们目光惊异,不曾想解法在这里,很多人还有些不服气,但无力反驳。    这话洛川也无力反驳。    “不过是钻了空子罢了。”有书生说道。    “一时的小聪明,不足称得上什么好解法,现在我也能找到!”    “不曾见过这个人,估计就是运气好才答上了,是小道。”    “兄台这是十两银子,这话说服了我。”冯桦说话算话:“可否知道兄台的尊姓大名。”    “好说,我叫秦青灼。”秦青灼飞快收下十两银子,心中美滋滋,“冯兄这般实诚,我再赠一句。”    冯桦肃静以待。周围的书生也停止吵闹,想要听听秦青灼还有什么见解。    “自古忠孝难两全,如何抉择,在于自己的本心。在问道德的同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的心。”秦青灼丰神俊秀,唇角含笑。    “问问自己的心。”洛川喃喃自语,似有所悟。    冯桦心中一动,眼眸发亮,读书读到最妙处,会浑身战栗发抖,听到好的言语会振聋发聩。    他激动拱手:“秦兄真是大才!”    冯桦的夫子目光紧紧盯着秦青灼,深吸一口气:“此子心中有乾坤。”    不,只是有钱财。    洛川的夫子同样紧紧盯着秦青灼,赞叹道:“此子心中通透。”    这个叫秦青灼的书生平日不显山露水的,可见是一个低调的人,只是这个名字给他们带来一股莫名的熟悉之感。    似曾相识。    周池在人群中哈哈大笑,向众人介绍:“秦兄,和我同寝的室友,这是我好兄弟,我是秦兄的好兄弟。”    “我兄弟厉害吧,我们丁班也是人才济济。”    丁班?!    秦青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