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 火器,征收酒税初步成果  (第2/2页)
不动脑子的陈词滥调。    照这么说,后世也有不少个兵工厂是国企,质量就一定低么?    更何况历史上,崇祯皇帝也设立过内廷的兵器盔甲厂,按记载,质量极佳。    只可惜发生火药爆炸事故,炸毁了不少。    关键还是法度严明与否!    他略一沉吟,说道:    “以后当从两面着手,把偷工减料,制造兵器滥恶的,张榜示众,严刑处之。兵器制造优良者,可给予功名出身。按优劣,赏以功名爵位。国初尚有营造匠人升为工部尚书之例。如今亦可如此。”    “工匠也可举报官员贪墨侵吞工料银钱,若举报属实,则将犯事官员财产抄没,一半赏赐给告发者。”    毕懋康点头道:“陛下之法甚好。”    朱由检看了毕懋康一眼道:    “毕先生,你不妨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监管军器局,把火器制造之事彻底整顿一番。    “南方工匠技艺精良,那便去南方招募,不可吝惜银两。还有军器制造,不可只集中于一地。除京师之外,还可再择四处兴办军器厂。京师军器局还可招募各类有奇思巧想的人才,设计新型火器和兵器。实用的再推广。”    “尤其是你说的自生火铳,当用心制造,不断改进,以便大规模推广。朕后续会给你拨足够银两。”    毕懋康低头拱手道:“领命。”    见完毕懋康之后,朱由检回乾清宫休息。    第二天,他又召茅元仪入宫议事。    如今阎应元掌控锦衣卫。    朱由检不再担心单独召见官员,会被众文官攻击议论了。    反正,他后面采取的政策有的是要让文官群体哭天喊地,也不在乎这一点。    在武英殿内。    茅元仪先向皇帝回报了这一个多月来收取酒税的成果。    地方上征收酒税的波折反而比京城要少许多。    道理很简单,地方上并没有京城这么多权贵,也没有那么脱离实际空谈仁义的迂阔人。    实际上越是往下面的县镇基层,百姓和一般秀才对大明过去卖酒毫不收税,能轻易暴富,老实种田反而吃亏的感触越深。对这种贫富差距的不满久已有之。    现在朝廷终于能实行政策,对卖酒征税,改变这种不公情形。    大部分人还是理解的。    再加上组建地方酒课提举司,给了许多经年考试都无法再进一步的大龄秀才、大龄童生一条往上升的途径。    无论功名上,还是收入上都可以获得好处。    许多本来如冷灶死灰的地方秀才和童生,顿觉增加了向上的出路和希望。    许多人争抢着要进入酒课提举司。    进入之后,为了自己切身利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方设法宣传征收酒税的好处。    有几句文才的,甚至编成通俗歌谣,让小童到处传唱。    总而言之,千万不要小看那些被压抑许多,似乎一辈子就这么埋没,突然有了向上升迁希望者的聪明才智。    这些人爆发出的活力,他们所能想得的办法,丝毫不比汪汝淳在京城的运作逊色多少。    目前从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征收到酒税银。    北直隶五百万两,山东三百五十万两,河南三百二十万两,山西二百八十万两。    总计四省征得酒税一千四百五十万两。    百分之二十存留地方,百分之八十押解朝廷。    朝廷目前可支配的酒税银有1160万两。    后续等大明其他各布政使司的酒税,也陆续征收上来。    预计总数额达到三千五百万两不成问题,那时朝廷可支配酒税银至少有2800万两。    朱由检听取汇报后大喜。    光是目前可支配的这1160万两银,就可以解决大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