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9节 (第1/2页)
“火枪用不了就用不了,只要火炮能用就行,况且平日里训练,弟兄们都没抛下短兵交击的本事,我军完全可以用帐篷为火炮遮风挡雨,开炮时掀开帐帘,对马哈木正在冲锋的骑兵炮击就足够。” “况且,下雨我军不好打,胡兵就好打?” “他们居高临下,一旦下雨,山体必然湿滑,届时恐怕还没冲到我军面前,便要栽倒一大片。” “此外,下雨使用弓箭的成本极大,自古以来除了前元在攻打南宋襄阳时曾经冒着大雨使用过弓箭外,其余胡人从未在雨天用过弓箭。” “最后,瓦剌兵马最多六万,而我军在此便有四万,即便没有火枪,也能击垮胡兵。” 朱能一席话赢得王义、孟章点头赞同,朱棣也颔首道:“别忘记我大明朝是以淮西长枪兵起家,没了火器和箭矢,玩刀枪俺们汉人也是胡人的祖宗!” “是!”听到朱棣这话,诸将慌乱的心渐渐安稳起来。 “去,先把明日可能下雨的消息传报全军,另外让全军准备起夜,马哈木那条老狗不会让我们睡到天明的。” 朱棣三言两语,明军士气就被提到了高处,很快整片明军营盘都焦躁了起来,而这样的情况自然逃不过马哈木的耳朵。 他的脸色不好看,忍不住看向了天上,有几分不甘道:“这个朱棣倒是挺清楚漠北天气的。” 漠北风速大,下雨往往如暴风雨般经过,随后又快速结束。 虽然经过的快,但雨量却并不小,只是下的次数不算多。 如今刚好是漠北的雨季,因此马哈木才会想着吸引朱棣来山坳关门打狗。 只是他没想到,朱棣对漠北的熟悉不比他差,甚至更强。 “让大军起夜,等待我的号令发起进攻!” 马哈木知道不能给明军准备的时间,现在已经是寅时(3点),半个时辰后天就会亮,到时候就是进攻明军的最佳时机。 想到这里,马哈木将目光投向了河谷的西部,而此时在西部巡哨的明军骑兵也遭到了袭击。 “呜呜呜——” “西边的号角声!” 大帐内,朱棣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王义不假思索的作揖:“陛下,臣率三千骑兵前去探查。” “给你五千,连带阿力台的三千一起!” 朱棣吩咐一声,随后便起身走出大帐。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推移,这漠北之地的天色也开始渐渐明亮起来。 在这个江南百姓还在黑夜里睡觉的时候,四万余明军骑兵已经开始了起床备战。 所有的火绳枪都被油布包裹了起来,兵卒们背负他们,手中持着长枪和短锤,井然有序的开始列阵。 王义率领整合好的八千汉蒙骑兵向西部出营,明军营盘内只剩下三万五千余人。 不过即便如此,高丘之上的马哈木也没有下令进攻,而是在等待机会。 时间一刻刻过去,西边率先传来了消息。 “启禀陛下,把秃孛罗走西侧山谷小道试图从我军侧翼进攻,现如今已经被沈国公拦下,兵马约万余。” “知道了。”朱棣站在列阵的明军队伍之中,没有轻易上马。 现在的战马需要积蓄马力,所以他站在地上,用望远镜眺望三里外的高丘,想知道马哈木何时进攻。 “哔哔——” 刺耳的哨声响起,但并不是马哈木的进攻,哨声来自北方,也就是进入河谷的最大山坳。 在山坳之中,大批瓦剌骑兵从中涌出,规模之大,不低于万余。 “瓦剌只有五六万人,西边和北边各出现一万,那证明马哈木手里顶多只有四万。” 朱棣还有心情调侃“只有”,似乎浑然不知他们全军才四万余。 “四万打六万,有点意思。” 朱棣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而马哈木眼看自己的援军都来了,当即也不再犹豫,手一挥便号角声响起。 一时间,高丘之上的骑兵宛若浪潮般涌下,明军纷纷紧张列阵,时不时抬头眺望空中。 没有乌云、也没有雨,更没有大雾…… 对于不熟悉漠北气候的明军大部分基层士兵来说,如果不是军令要求,或许他们会现在就取下火枪,对瓦剌骑兵进行排枪击毙的戏码。 不过他们的想法终究破碎了,在他们的注目下,西北方向渐渐飘来一大团乌云,并且还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