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0节 (第3/3页)
口气,便将注意力放到了亦失哈身上。 “广西的情况怎么样了,需不需要调兵支援?” 朱高煦开口询问,亦失哈摇头道:“虽然遭遇酷暑,让许多兵卒患病退出战场,但黔国公和曹国公配合默契,加上又金鸡纳树皮,军医又开了许多清热去火的药饮,非战斗减员现象已经得到了控制。” “现在主要的难题,还是桂西北和大藤峡的苗瑶土寇们。” “其它地方的苗瑶已经投降,唯有大藤峡的苗瑶土寇依托地形,与我军在当地缠斗。” 亦失哈说罢,朱高煦听后才颔首道: “即便是大藤峡的苗瑶,也多是被土司所蛊惑,告诉沐春和李景隆,如果实在打不进去,那就以攻心为主,以土兵攻心土民。” “土司给他们什么,朝廷十倍给他们。” 对于西南土民,只要不是冥顽不灵,持续和朝廷作对的,朱高煦通常都比较体谅。 说到底,这些土民的需求和汉人一样,无非就是想吃口饱饭,过太平日子罢了。 只不过由于过往数千年时间里,汉人与当地土民结下太多恩怨,因此即便大明有心招抚,他们也不敢相信。 汉人把土民骗出山中屠戮的戏码可不少,这些戏码加大了朱高煦招抚当地土民的难度。 不过对于朱高煦来说,什么民族性都是糊弄人的,说到底还是资源分配问题。 朱高煦要做的就是改土归流,把土司的土地分给土民,让土民老老实实缴纳田赋就足够。 只要土民了解朝廷的政策,朱高煦不认为他们还会帮着土司打大明。 论起剥削,土司可比大明剥削厉害多了。 土民不是傻子,只要取得好处,他们才不会帮土司一直卖命。 “对了,漠北现在有什么情况吗?” 朱高煦改变话题,亦失哈摇摇头:“瓦剌虽然遭受重创,但毕竟还有乌格齐哈什哈坐镇,乌格齐哈什哈不会参与瓦剌和朝廷的争斗,但如果阿力台想要入侵瓦剌,乌格齐哈什哈也不会答应。” “另外,就我们探子来报,马哈木拉出了全族十五岁以上男丁,现在依旧还有近四万人,阿力台如果也这么做,他们双方兵力应该差不多。” “算上乌格齐哈什哈,他们能拉出的十五岁以上男丁数量不会少于十万。” “只剩十万了。”朱高煦闻言颔首,虽然对于其它国家来说,十万蒙古男丁代表的就是毁灭,但对于大明朝来说,十万蒙古男丁,与十万流民并没有太大区别。 朱棣三次北征,前后阵亡的明军兵马数量也不过九千不到,而蒙古军队阵亡、被俘者不下八万,尤其是兀良哈贡献最多,鞑靼次之,瓦剌最末。 这样的战损比,足以说明双方差距之大。 如果不是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加上拿下漠北也无法控制,朱高煦早就告知老头子准备第四次北征了。 整理了心情,朱高煦算了算时间:“现在是七月了,解缙那边再等几个月。” “等陈瑄返航,明年科举结束,教习和吏员数量足够多,届时就是我们对解缙动手,从而牵连江西的时候。” “这段时间,让胡纶保护好解缙安全,最好刺激一下纪纲。” 朱高煦对亦失哈吩咐着,尤其是最后一句,他特意加重了语气。 “奴婢领教,请殿下放心。” 亦失哈应下,朱高煦则是缓缓起身,舒展了一下有些麻木的身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