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6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9节 (第3/3页)

   这样的消息,让包括郑和在内的所有人呼吸沉重起来。

    他们这些日子找到了不少金银矿坑,但像南国银矿这样一座矿山就能产出三百万两白银的地方还真没有。

    “这座矿山四周有多少個城邦?”

    郑和沉着脾气,抬头看向了旁边略微吃惊的王任。

    王任闻言连忙躬身作揖:“大概五十四个城邦,人口不会少于三十万。”

    “好!”听到王任的话,郑和继续开口道:“从他们的部落征募矿工,另外将战败的战俘也迁徙过来。”

    “必须从这里修建一条前往西海岸的驿道,另外派遣工匠传授他们知识与文化,我们不干涉他们的内部斗争,但购买粮食他们不能无故拒绝,来这里干活的工人,我们也会给予相应的报酬。”

    “既然这里有银矿和伴生铜矿,那就在这里修建一座铸币厂,船上的铸币模具都搬到这里来,每个矿工的工价就按照十文发放。”

    “至于物资不用担心,下个月我就会率领舰队返航,届时这里会驻扎一个千户的兵马,加上东洲宣慰司的两卫兵马,足够你镇守当地。”

    郑和与王任交代着,而眼下的王任已经成为了东洲宣慰使。

    有南国作为前车之鉴,东国自然不敢造次,毕竟东国还需要大明帮助他们完善水利和农业。

    “工匠太少,以当下的火药产量,不足以在东洲开采金银矿。”

    太学士推了推眼镜,他自然是要留在东洲的,他们这一批太学士的任期是三年,三年后统一从东洲城走大明洋航道返回大明本土。

    “需要多少人、多少物资,你和王任列份清单,我会在返回朝廷的同时派东洋舰队输送的。”

    郑和解释着,尽管大明洋航道已经确认了安全,可为了更好的利用这条航道,沿海的海岛还需要布置许许多多的补给点。

    这些补给点的铺设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所以一时半会,郑和他们还没有办法带来大量的货物。

    不过即便如此,他和陈瑄先前带来的货物,也足够当地人消耗大半年了,毕竟定价权在明军手中。

    陈瑄在东洲留下了三千人,郑和则是准备留下五千人,自己带着两千余人返航。

    这么一来,王任手中就有八千人,而这八千人将会分成八十个百户,分别看守各地矿藏。

    由于东国容易遭受饥荒,因此郑和刻意交代的王任北上开辟北洲宣慰司,而那处地方已经有了地点,因为朱高煦已经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了。

    只要按照地图在当地开设东洲宣慰司,那日后大明从日本陆奥抵达北洲的船只就有补给点,不用狼狈的一路南下到北国和东国附近了。

    交代好一切,郑和起身对身旁的王任继续道:“我稍许就出发,你好好为朝廷镇守,三年后有人回来替换你,三年后我也保举你进都督府。”

    “末将领命!”王任闻言连忙应下,而郑和瞥了他一眼,轻应一声便带着数十骑兵离开了此处地方。

    在郑和走后,王任这才将目光放到了那筐银矿上,眼神流露几分贪婪。

    他敢打敢杀,为的就是富贵,而今有了贵,求的自然就是富了。

    三年时间,他兴许也能敛财许多,让自己一家彻底摆脱曾经的穷苦日子。

    至于其它的想法,他没有,也不敢有。

    他在东洲打的这些仗确实漂亮,可把他放到大明朝,他是个什么水平,他自己十分清楚。

    他只想谋富贵,其它的想法他不敢有。

    思绪落下,王任也开始布置起了征募四周城邦男丁的事情。

    永乐十三年,这一年绝对是值得载入史书的一年,不仅仅是大明在东洲进行淘金,就连朝鲜、占城、苏禄等国家也在昆仑洲淘金。

    除了官方的淘金,民营的淘金更不用多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