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8节 (第1/2页)
不出他的意料,里面装着面额一百文的永乐通宝,看厚度起码有十几吊,价值上千贯。 “这未免有些多了……” 江淮伸手想取,朱瞻壑抬手拦住他,脸上笑道:“就这样吧,拿了这笔钱,安稳好家里,这对你在外为官很有帮助。” “……”听朱瞻壑这么说,江淮欲言又止,最后才沉重点了点头: “我知道,到时候我会来南京看你的。” “那就这样吧,告辞!”朱瞻壑轻笑作揖,随后转身与护卫离去。 江淮看着他们离开,伸出手摸了摸那匹通体黑色的马匹。 不远处,郭绍缓缓走了过来,瞧着这匹马唏嘘道:“这应该是河曲马和大食马的串种,价值百贯。” “你羡慕?”江淮转头看向郭绍,郭绍却咋舌:“我家里你不知道?这样的马还有几十匹。” “我只是唏嘘你要回家科举了,而我还得继续读五年军校,最后一年还得上战场。” “走了”听着郭绍的话,江淮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牵着马便走入了学校之中。 他们昨夜便已经宿醉一场,今日也不必如此客套。 “来日再见……” 郭绍瞧着他背影,叫嚷一声后便转身离去了。 在他走后,江淮牵着马走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门口,将昨夜就早早整理好的东西提了出来。 其实他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在官学这几年,他四季常服仅有四套,其余时间都穿着校服。 至于被褥什么的,他没有必要带走,稍许带上,送给一些耆老便可。 纸笔砚墨他得带上,另外就是他攒了五年的钱。 五年间,他每个学期都是九科甲等,此外还通过给朱瞻圻他们补课,赚到了六十贯。 虽说五年间也有花销,但如今还剩下五十贯。 当然,相较于朱瞻壑赠送的那上千贯,这五十贯就不够看了。 不过这五十贯放在西江镇,那便是他父母近七年才能攒下的钱。 将钱装入皮袋中,江淮想了想,又从钱袋里取出了一吊百文面额的钱放在胸口。 面额一百文的一吊钱,价值便是一百贯。 若是马和钱被偷走,他还能用身上的钱回家。 虽然不至于狡兔三窟,但起码保险。 念头落下,江淮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读了五年的母校,沉吟片刻后转身离开了这片土地。 与此同时,朱瞻壑也乘坐马车返回了宫城,并见到了忙忙碌碌的东华门守军和来往的太监。 他们在搬家,并且不止是他们,整个京城的大部分官员都在搬家。 官员是有定额的,在迁都北京后,南京虽然依旧保留六部编制,但却并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原本文武官员五千余,现在只需要一千五百就足够,吏员则是仅保留五千人。 许多大臣已经早早北上,留在南京还没走的,只剩下了朱高煦和李失、李察等护送他北上的武官及兵马。 走入东宫,朱瞻壑所见到的都是在忙碌搬运行李的兵卒和太监、宫女,这让他心里有些难受。 他虽然已经快十六岁,但毕竟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 见到这样的情况,他连忙走入春和殿,好在他在这里看到了一如既往坐在椅子上处理奏疏的父亲。 “爹,你们什么时候走?” 朱瞻壑询问着朱高煦,朱高煦头也不抬道:“陪你过完元宵就走,不过你也不用难过。” “趁着这个机会,你陪我去淮西看看,瞧瞧那里百姓生活如何。” 对于要离开南京,朱高煦有些高兴,又有些不舍。 高兴在于,他已经快十七年没走出应天府范围了,这对于曾经北上捉虎,南下擒龙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牢笼。 不舍在于,这里毕竟是他前后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 “好……” 听到自己还能陪同走一段距离,朱瞻壑松了一口气,只想好好享受当下。 他端了把椅子坐在朱高煦身旁,看着他处理奏疏。 朱高煦没说什么,只是处理了片刻后才开口道:“我知道你有些舍不得,但这没办法。” “我十三岁离家,像你这般年纪时,已经射杀西阳哈、血战哈剌兀了。” “当然,我不能用我来强行让你对标,毕竟我是生活所逼,而你的生活环境也是我被逼之后创造出来的。” “若是你也要过上我那种环境,反倒是该说我与你爷爷不称职了。” “不过我说这些,主要是想让你知道,天家不比寻常家,况且寻常家在你这個年纪也快分家了。” “在军校好好锻炼,若是马术精湛,说不定熬到寒暑假的时候,你还能策马北上去北京玩耍几日。” 朱高煦说着说着,不免笑了起来,朱瞻壑闻言十分无奈。 两京距离一千七百里,正常人骑马,每日也不过七八十里就休息了。 朱瞻壑虽然也在应天府的官道跑过马,但最高也就一日一百六十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