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7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4节 (第1/2页)

    “殿下还在想陛下要退位的事情?”

    亦失哈看出了朱高煦闷闷不乐的原因,小心询问着。

    朱高煦应了一声,亦失哈见状便道:“此事乃陛下想要退位,您即便不愿意也无法阻止。”

    “况且陛下心在漠北,您与其留他在深宫,倒不如帮陛下解决漠北的事情。”

    亦失哈说着说着,也不免心疼起了朱高煦,鼻头一酸道:

    “上次游猎归来,殿下您知道下面的弟兄是怎么说的吗?”

    朱高煦手中朱笔停顿,缓缓抬头向亦失哈看去。

    亦失哈唏嘘道:“兄弟们都说,这些年的殿下是太子,这些年的殿下做的都是对天下有利的事情,都是好事,可是……”

    他顿了顿,随后继续道:“对于弟兄们来说,唯有渤海那位意气风发的殿下,才是我们心中想要的殿下。”

    “您困居深宫多年,就未曾有一丝想要回到当年的想法吗?”

    “若是您有,那陛下又何尝不是。”

    “说到底,陛下与殿下,当年都是为朝廷戍边的塞外,都不愿意困居宫……”

    “知道了,不用说了。”

    朱高煦打断了亦失哈,表情复杂的看向案头上堆积如山的奏疏。

    沉默许久,春和殿内才重新响起了他的声音。

    “若是下次再开口,我便应下了……”

    第463章 永乐十七年

    “噼里啪啦——”

    鞭炮作响,硝烟缭绕,随着鞭炮与硝烟出现,大明朝的百姓也跨入了永乐十七年。

    在这样的日子里,百姓们自然要吃上一顿好的,以此来庆祝新年,怀安县的百姓也不例外。

    自天下屯卫裁撤合并为县镇,大明的县城便多了近二百余个。

    怀安县曾经只是山西北部边塞的一个卫所,如今与四方的卫所合并后,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县城。

    由于有燕然都司和开平卫庇护,曾经边塞的此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内地。

    一个安稳的环境,让当地改为民户的军户们能安安心心繁衍,但繁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上的问题。

    被群山环绕的怀安县,曾经还可以偶尔看到山上那稀少的树木,然而随着当地人口不断增加,柴火需求不断增加,成材的树木仿佛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稀有物种,难以寻觅。

    距离怀安县最近的树林在南边四十余里外,而这样的距离,足够樵夫来往三日。

    正因如此,一担百斤柴火在怀安县,完全可以卖到每担六十文的高价。

    许多百姓无奈,只能冷水将米泡发来吃,亦或者煮一顿米饭,分好几日来吃。

    若是米饭放久生硬了,那也没有办法,平日里只能忍忍。

    在新年正旦的日子里,即便是最为贫苦的百姓,也需要吃一顿热饭,因此争抢柴火就成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戏码。

    一些樵夫租借了马车,带着数百斤柴火出现,瞬间便被抢购一空。

    抢不到木柴的百姓,只能硬着头皮进城购买高价煤炭。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以往七十文每担的煤炭,如今居然降价了。

    “掌事,你这牌子是不是写错了,煤炭怎么可能每担六十文?”

    “对啊,莫不是想等成交时坑害我等!”

    “一定是,煤炭怎么可能比木柴还便宜?”

    “对啊对啊……”

    怀安县内的主干道上,数十名百姓的讨论声吸引了四周行人的注意力,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官营百货】的店铺上。

    站在那店铺台阶上,一名四旬掌事对四周人作揖道:

    “官营的煤价,不存在糊弄百姓这一说。”

    “这煤价之所以降,据闻是南边开采的煤矿便宜了,加上朝廷有政策便宜卖煤来禁止百姓砍伐树木,因此才会有这每担六十文的煤炭。”

    “真的?!”听到掌事的话,原本还持有怀疑态度的百姓立马一改态度,纷纷掏出钱来购买煤炭。

    由于担心煤炭过后就会涨价,因此他们能买多少便买多少。

    一时间,【官营百货】店铺前人头攒动,只是半个时辰不到,便将今日运抵的二百担煤炭卖的一干二净。

    没买到煤炭的百姓,纷纷询问明日煤炭什么时候运抵,价钱是否还是每担六十文。

    掌事闻言,连忙说自己也不清楚,以此让许多百姓败兴离去。

    至于那些抢到煤炭的百姓,他们则是高高兴兴的背着煤炭回家。

    一担煤炭,足够他们烧两个月的饭菜了。

    两个月不用吃冷饭,这样的事情,想想都令人忍不住发出傻笑。

    类似这样的场景,普遍出现在了山西及北直隶地区,而这一切则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

    在百姓们高高兴兴过新年的时候,就连作为工业基地的房山工业城区也难得放了半个月假期。

    大朝会刚刚结束,朱高煦便骑马与朱棣来到了这处大明未来的工业城区。

    周长十二里的丈许矮墙将整个工业区包围起来,由于休假,因此城区内并没有什么机器的嘈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