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9节 (第3/3页)
他带着上百名官员及六百余名吏员前往了车里府,由于正值夏季,当地十分闷热,许多北方南下的官员及吏员承受不了这种闷热,纷纷向陆愈辞别。 陆愈无奈,只能同意他们辞别。 故此当他来到车里府治所景洪县的时候,身边七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了不到四百人。 由于担心叛乱,当地依旧是军管状态,驻扎着四个卫两万余军队。 所谓的景洪县,实际上就是傣族修建的一个寨子。 陆愈抵达此处时,所见到的是种植水稻的傣族奴隶,以及许多来往监督的军士。 景洪县由木寨组成城墙,寨子周长二里余,寨子内部可以生活数千人。 由于依靠澜沧江,这里并不缺水,相反十分闷热。 四周许多树林因为战事被焚毁,但在这样的雨林气候,那些被焚毁的树林已经被绿植所覆盖,根本看不到被焚毁的痕迹。 这样的环境,比吕宋有之过而无不及。 “车里府有大大小小五十七个寨子,基本以白衣(傣族)为主。” “军队统计过,合计人口是三十六万七千余口,耕地是七十九万二千余亩。” “现在你们来了,这《黄册》和《鱼鳞图册》便交给你们了。” “我们从下个月开始会陆续撤走军队,每个千户会从当地迁徙几个村寨的白衣,最后留下一个卫所在车里戍边。” “最后差不多撤走三十个寨子,留下二十二个寨子给你们。”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陇川那边已经开始迁徙人口过来,据闻有数万。” 车里府景洪寨内,站在曾经土司的院子里,陆愈与驻扎在当地的沐晟沟通着如何交接。 得知沐晟他们要撤走三十个寨子的百姓,并且还有数万汉民迁徙而来,陆愈不免松了一口气。 “多谢都督交接!” 陆愈对沐晟作揖,沐晟颔首算是打了招呼,而后便离开了景洪寨,返回了自己在寨子外的营盘中。 见沐晟离去,陆愈也开始交代接手各寨子,同时按照朝廷的要求,选定五个县来作为治理车里府的根基。 当地虽然闷热,但有抗疟粉和足够的水,这就已经满足了许多开荒的条件。 接下来的几日,陆愈基本上在和沐晟做战后交接的工作,直到陇川的数万罪民被流配而来,陆愈才开始了对车里府的治理。 首先开设水泥场来方便日后修建水利设施,修建城池房屋,其次则是对车里府留下的百姓进行大集中,小分散的管理。 所谓大集中就是把大部分人口集中到五个县周围开荒,至于过往存在留下的耕地,则是留守少量百姓来耕种。 对于留守的百姓来说,他们直接获得了整个村寨的田地,有的甚至二十几户人家,不过百余口人,就得到了上千亩的耕地。 为了他们能好好种植,陆愈还将军队交给他的耕牛统一分配给了这些百姓。 至于那些被迁徙到五个预定县周围开荒的百姓,他们也并不觉得有什么。 土司在的时候,他们是土司的奴隶,如今翻身做主人,虽然开荒辛苦,但开荒的田地却是自己的,而且粮食管够,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曾经不敢想象的日子了。 车里府的战后恢复在陆愈的东奔西走下渐渐走上正轨,而陇川府的情况则是在江淮利用王瑄的威势将当地罪民一扫而空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稻为桑、改稻为蔗的事情屡见不鲜,作为中学毕业的人,江淮利用中学学习到的知识,在陇川各县修建了制糖厂。 利用滑轮施加压力,将甘蔗榨汁的机器并不算什么先进的手段。 尽管还不见成效,但就江淮在殿试答卷的内容来看,支持他并不会让王瑄和徐硕担责。 故此,徐硕对陇川和车里的支持并不少,他十分希望能与二人建立关系,以便自己日后登临庙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