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6节 (第3/3页)
朱棣深知自己说服不了朱高煦,只能提醒他好好应对接下来的风波。 对此朱高煦颔首表示清楚,又瞥了一眼门外:“您这两个孙子,这次表现如何?” “嗯……”朱棣捋了捋胡子,略微思考后给出答案: “太年轻,就这次表现来说,瞻基比瞻壑稍微成熟些,瞻基能带几千人,假以时日指挥数万也不成问题。” “至于瞻壑,成长倒是不错,当个千户官也绰绰有余,更进一步还得细看日后。” “你这军校还是有用的,现在军中七成以上武将都是你那军校走出的人才,比我当年好多了。” 朱棣稍微遗憾的就是自己的班底不如朱高煦,亦或者说他不如朱高煦会带人。 朱高煦手下走出了孟章、王义、陈昶、徐晟、傅让、杨展、张纯、郑峻这一堆人。 反观自己,除了张玉、孟善、朱能可称大将外,其余的就只有张辅、孟瑛、李远、李彬能看了。 两者看上去数量差不多,但年纪差距可太大了。 这两年,燕府将领先后去世,能挑大梁的只有朱能、张辅、孟瑛他们几个。 反观渤海一派除了中立的陈亨以外,其余人各自活得好好的。 想到这里,朱棣又不免郁闷起来。 “既然如此,那儿臣就告退了。” 朱高煦作揖要走,不过临行前想到了什么,不免询问道: “对了,少师在大明宫居住如何?” 朱高煦提起了姚广孝,朱棣闻言颔首: “老和尚有些隐疾,不过你培养的那些医生倒不错,老和尚身体还算健朗。” “不过以他的年纪,你就不用去叨扰他了。” “他收了一个养子叫姚继,你若是不缺闲人吃饭,倒是可以安排个差事给他。” 朱棣交代起了姚广孝那边的事情,格外提醒朱高煦别去叨扰他,对此朱高煦颔首回应,末了回答:“安排去太常寺做事吧,不容易出错。” “你自己看着办就行。”朱棣回应一声,朱高煦见状也作揖行礼,而后走出了养心殿内。 胯步离开时,朱高煦瞧见了站在殿门的王彦、朱瞻壑、朱瞻基几人。 朱高煦对他们颔首:“照顾好你爷爷。” 话音落下,他便在亦失哈的陪同下向外走去。 不多时,他回到了来时的马车上,坐在车里的他不免露出苦笑。 “陛下?”亦失哈好奇询问,朱高煦却摸了摸八字胡。 “有些可惜,姚广孝不能为我所用,但想想他年纪,估计也用不了几年,因此便只能苦笑了。” 朱高煦道出苦笑原因,亦失哈闻言颔首道:“少师学究天人,但终归谨慎过头了。” 姚广孝是一个合格的谋士,但他的出谋划策几乎都是为了朱棣。 对于朱高煦,他始终保持着戒心,因为在他看来,朱高煦并不像朱棣,反而更像朱元璋。 故此,在朱高煦辅佐朱棣的那么多年,这老和尚几乎没有过多出现,活生生在永乐朝活成了一个透明样。 这是他自保的手段,朱高煦也十分理解,但对于不能驱使姚广孝,他始终有些遗憾。 朱高煦没有继续与亦失哈讨论下去,而是将目光放到了车窗外。 不得不说大明宫选址极佳,在北直隶的禁伐令与积极募工,推广低价煤炭的情况下,随着北直隶绿化不断恢复,这地方也算是湖泽与天地一色,远方飞鸟如一行白鹭上青天,扶摇之上青天而去。 时间缓缓流逝,不多时朱高煦便乘车回到了紫禁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