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0节 (第2/3页)
返回府衙,陆愈很快就写好了一份奏疏,令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与此同时,他也亲手写榜,并让刚刚筹建的《车里日报》加急刊发第一份报纸,并在上面亲自写了一篇文章来安抚百姓。 对于陆愈,车里府的百姓还是比较信任的,毕竟他经常跋山涉水前往每一个村庄提出自己的意见,听取百姓的心声。 故此在看过他的文章后,许多人也渐渐收起了北逃的心思,但这前提是陆愈能解决这一切。 如果这件事情解决不好,那即便冒着再次被流配的罪刑,这些获罪被迁徙而来的百姓也要向北逃命。 相比较因为战事而焦头烂额的陆愈,陇川府的江淮反倒是搞得有声有色。 “这情况还是不错,可以修建一条前往蛮莫的铁路,不过你们这里的地形太复杂,想从陇川修建铁路去昆明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陇川府官道上,随着马背上的一名工部官员摇头说出这句话,骑马跟在他身后的江淮也露出担心:“是造价比较高吗?” “不是……”工部官员摇摇头,最后叹了一口气道: “也就不瞒你了,以朝廷现在的技术,除了滇中地区能修建短程铁路以外,其它地方都不适合修建铁路。” “当然,陇川府四县在河谷中,想要修建还是不算困难的,但以当地的铁产量和人口情况,这条铁路没有十年时间根本修不好。” “文清,算师兄劝你一句,这三年做完,还是早早换个地方吧,以你探花的身份待着这里,起码要被埋没十年。” 工部官员勒马对江淮劝导,江淮闻言却笑道:“只要陇川府的铁路可以修通,那我就有自信带着我的家乡发展起来。” “师兄你不用劝我,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况且不过区区十年,我如今不过二十出头,熬十年也才而立之年,师兄的心意我领了,但陇川府的发展交给旁人我不放心,还得我自己来。” 江淮彬彬有礼,脸上笑容让与他交谈的人如沐春风。 见他执着,那工部官员也只能依照他的意思,将陇川铁路规划了出来。 在铁路规划并制定好造价后,江淮第一时间拓印了副本,在送别江宁中学的工部师兄后,这才拿着文册前往了南甸县。 他带着几名护卫策马返回南甸,并直接朝着南甸的军营赶去。 面对他一个文官,值守的兵卒在简单检查过后便放行了。 走入军营内,江淮也带着文册找到了坐在帐内休息王瑄。 他这段时间都没有出征,故此见到江淮赶来,脸上也浮现出笑脸道:“如何?” “这是拓本,虽说陇川铁路可以修建,但云南地势复杂,想要联通昆明却是难如登天。” 江淮递出文册后便直接坐在了一旁,王瑄闻言目光失望,但还是翻开了拓本。 “不错,按照这么做的话,陇川府百姓的生计倒也算是被你解决了,不过铁路连接不了昆明,那西南铁路恐怕无法执行了。” 王瑄摇头作答,江淮也颔首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故此对于县里改稻为桑的事情,我准备缓一缓,留下足够的耕地来保障百姓和军队的口粮。” “好!”王瑄脸上露出笑容:“你能这么想极好。” “对了伯爷……”江淮突然收起笑容,不免询问道: “其实学生一直有一件事不解,想请问伯爷……” “你说!”王瑄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江淮等他喝完才开口道: “朝中皆视新政派为渤海派,那为何您却不让我与新政派交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