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2节 (第3/3页)
年时间。” “这些都是可以修建的,唯有滇越铁路……” 黄福的语气凝重:“从海阳至梨花马驿的这八百里路能修建,但剩下的五百里路则是难如登天……” “好,我知道了。” 兴许是早就猜到了结果,对于四条铁路的情况,朱高煦反倒是高兴大于难过。 “滇越铁路无法修抵昆明诚然可惜,但湖广铁路的郴州至广州段能克服,这已经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点你们不用自责,接下来工部就陆续勘察其它地区的铁路就行,凡是可以修建的都登记造册,等两京和东北、西北三条铁路竣工,再由京津、中原等铁路一路由南向北修建而去。” “臣领旨”黄福松了一口气,郭资也一样。 黄福是担心朱高煦不满意,郭资是担心朱高煦好大喜功,一口气要把这些铁路全都修建。 尽管说大明朝的国库充盈,绝对可以负担起这些铁路的建造,但这么一来,一旦朝廷遭遇一些类似山东旱情的突发灾情时,无疑会显得十分被动。 仅银行的那些储蓄,对大明这么大个国家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更别提还无法全部调动了。 “既然如此,臣等告退……” 二人起身作揖离去,朱高煦也瞧着他们的背影,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看来,世人都觉得我好大喜功……” “陛下不用忧虑,日后他们自会知道陛下苦心的。” 亦失哈安慰了一声朱高煦,朱高煦也轻笑一声,似乎并不把这些看法放在眼里。 他相信洪熙一朝留下的“遗产”,足够让后世人知道他是位怎样的帝王。 自哀自怨那不是他,他不做首鼠两端的皇帝。 第479章 传统手艺 “呜呜——”洪熙三年腊月二十,在火车的汽笛声中,一支队伍缓缓走进了凤阳火车站内。 站内,身穿绸缎的商贾们瞧见这支队伍,纷纷开始躲避起来,全因队伍之中站着身穿鸳鸯战袄的军士。 火车从出现在民间到如今,也有足足四年余三个多月了,加上两京铁路已经从北京修到了中都凤阳,故此使用火车贸易的商人并不算少。 尽管洪熙二年时,朱高煦已经将商贾的衣着限制放宽,但为了避免麻烦,他们还是会下意识的躲避官家的人。 “殿下,火车已经为您协调好了,现在就可以上车。” 不多时,火车站的站长小跑而来,卑躬屈膝的对人群之中的一人献媚。 能在城外随意走动并被称呼殿下的,也只有在军校读书的朱瞻壑了。 二十岁的朱瞻壑此刻穿着素色的圆领袍,身旁跟着太子妃沐氏,而沐氏身后跟着几名少女与一名三十左右的丰腴宫女。 宫女怀中抱着一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儿,显然是朱瞻壑与沐氏的孩子。 “既然准备好就出发吧,耽搁太久也不好,三月初我还得去燕然都司任职,早去早好。” 朱瞻壑颔首在队伍护送下走出站点,一辆被特意安排出来的火车出现在他们眼前。 除了煤水车厢外,这火车便只有一节车厢。 似乎是上次乘坐留下了阴影,故此上车前朱瞻壑特意询问:“这火车这般,时速多少?” “这是最新版的火车,只拉一节的话,最快的速度是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左右,按照当下的情况,大概十四个时辰才能抵达,故此这车是卧铺车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