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0节 (第1/2页)
当由于冰库开始普及,所以冬季采冰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人甚至做起了远洋的冰块生意。 几十万斤冰块从冬季存放到夏季,然后在夜间被运上船,漂洋过海几千里运往朝鲜、日本、南洋、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区的国家。 这听上去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存在于历史上。 历史上的美国在国家建立之初,就靠着远洋贩卖冰块来赚取外汇。 由于欧洲那时已经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河流都被污染,所以欧洲的许多国家从美国进口冰块。 他们认为美国的湖水无污染,并且比较纯净,所以宁愿购买远洋冰块,也不会购买本国采冰工人贩卖的冰块。 在蒸汽轮船还没普及前,美国就已经将北美的冰块运往了欧洲、中东和印度。 其中运往印度的三吨冰块,最后只融化了不到三分之一。 “确实是真的,一块百斤冰块在北直隶售价不过二百文,贩卖到朝鲜就是三百文,日本四百文,南洋六百文,天竺和河中、波斯地区的价格更高。” 朱高煦点头承认,朱高燧闻言却道:“朝廷不是不准大明在东洋和南洋做生意吗?” 他这话一出,朱瞻基便看向了自家父亲,却见朱高炽闭口不谈,显然他已经猜到了自家二叔准备干嘛。 “呵呵,总归得给他们一些活路。”朱高煦轻笑道。 虽说大明不准许百姓在东洋和南洋做生意,但他们通常用货船需要配重,不然空船抵挡不了大风浪为借口来贩卖冰块。 对于这件事情,朱高煦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经过十几年海上贸易发展,现在活下来的民营商帮只剩下了十六家,因此他们贩卖什么商品,大明很容易就能查到并处罚。 卖冰块没有什么,可一旦卖了一些与朝廷财政息息相关的商品,那就得面临剥夺贸易资格的结局了。 在朝廷强势的这个时期,还没有什么商帮敢做这种事情。 甚至可以说,朱高煦让他们卖冰块,本就是在钓鱼。 一旦他们觉得卖冰块不会被朝廷发现,转而贩卖其它商品的时候,那就是朱高煦出手的时候。 这十六家大商帮,一家少说都有上百万贯的财富,都足够朱棣在北边打两个月了,都够自己修建一条二百多里的铁路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都希望这群人胆子大一些。 他的想法,在朱高燧询问出问题的时候,便被朱高炽猜到了,但他选择装傻充愣不说话。 展现一定的政治能力,这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渤海诸将没对他下手可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因为他识趣。 如果他在当初展露一些政治才能,做出要和朱高煦争储的事情,那他估计都活不到永乐年间。 装傻充愣,是他能活到现在还那么滋润的保命手段。 “其实要按照这么说,那这冰块也能卖到西北去?” 朱高燧眼神闪烁,朱高炽见状便猜到了他的心思,连忙打断道:“哈哈,这冰块能卖也是朝廷的事情,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朱高燧依旧政治头脑为零,甚至因为多年的安逸生活而丧失了警惕的心理。 他似乎忘记了当年朱高煦的那一脚,居然开口道:“二哥,我能不能做做这贩卖冰块的生意?” “你想做?”朱高煦笑着看向他,朱高燧居然还点了点头。 “些许俸禄确实不够花,虽说二哥你给的足够多,但现在不是不准购置田地,只能管朝廷发给的庄田。” “那几千亩庄田每年也就一千多贯的收入,维持王府都做不到。” 瞧着朱高燧居然敢谈条件,朱高炽只觉得这厮脑袋里塞了大便。 朱高煦对宗室的管控是很严格的,虽说他似乎很少对宗室出手,但一出手就让人无法抵抗。 楚王朱桢病死后没多久,他手中的护卫就被朱高煦削的只剩下了一个。 除此之外,秦王和晋王的护卫也被他以各种理由给削了。 朱济熺和朱尚炳或许不畏惧朱棣,但他们一定畏惧朱高煦,毕竟在大本堂时没少被朱高煦按在地上锤。 面对朱高煦要对付他们的局面,他们也很难有什么抵抗的手段,显然已经对朱高煦有心理阴影了。 故此相比较朱棣在历史上收拾秦晋一波三折,朱高煦收拾他们可谓是一波带走。 现在朱济熺和朱尚炳在西安和太原老实的不行,生怕惹出点什么事情就被朱高煦下旨改藩,亦或者直接废为庶人。 就连在朱棣治理天下时不服的齐王朱榑,在挨了朱高煦派下去的几十板子后,现在也老实的不行。 可以说,朱高煦当上皇帝,除了平头百姓和性子比较直的官员高兴外,其余人都不是很高兴,但他们没办法。 眼看朱高煦干的越来越好,那种滋味比杀了他们都还难受。 他们现在似乎只剩下了熬死朱高煦,或者被朱高煦熬死这一种选择。 “其实我这几年也在考虑,感觉给你们的俸禄虽然高,但你们繁衍子嗣的速度也很快,所以我在想,要不要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