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1节 (第2/3页)
点朱高煦是知道的。 由于没有设置合理的管理三宣六慰机构,这导致了历史上的朱祁镇在征讨麓川期间在三宣六慰只有兵威而无治理,所以当地才先后叛乱三次,明军也不断对其征讨,空耗了许多钱粮。 尽管朱瞻基没有为朱祁镇留下什么充盈的国库,但在张太后和三杨的帮忙下,正统年间的国库也倒不至于积欠,偶尔还能积存。 加上朱棣让郑和带回并存入内帑的金银财宝,朱祁镇手中实际拥有的财富并不少,不过三征麓川结束后,他的国库不可避免的空虚起来。 正因如此,过往面对瓦剌使团远超规制五十人时,礼部尚能应付,但随着财政枯竭,而也先不断带人来大明胡吃海塞的行为就有些碍眼了。 作为三次北征蒙古、三次南平麓川的君王,朱祁镇自然咽不下这口气,这才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 可以说,一场不合理的战争,足以拖垮一个庞大的帝国。 虽说麓川已经在自己爷孙三代人的努力下倾覆,但对西南的作战还是不能马虎。、 “传旨,设云南行都司,任命王瑄为云南行都司都指挥使,沐晟为都指挥同知,节制三宣十慰。” “此外,自四川、贵州、交趾各调兵一万,云南调兵两万,集结五万兵马,户部调二百万贯,一年后我要看到孟养府和麓川府这两个府出现在户部的文册上!” 朱高煦一口气调动了五万军队和二百万贯的钱粮,为的就是迅速解决麓川和孟养的问题。 只有兵贵神速地灭亡它们,才能对中南半岛的各国产生震慑。 万一打得磨蹭,那就不是震慑各国,而是让他们原本被大阅兵压下去的野心继续活跃了。 “臣领旨谢恩!” 沐春及王瑄跪下作揖,朱高煦颔首道:“具体的细节你们自己讨论,我就不干涉了。” 看着渐渐老去的众人,朱高煦唏嘘道:“你们都老了,我也不年轻了。” “趁着我们这群老人还在,把该打的仗打完,给儿孙留下个太平盛世。” 估计只有和他们这几个人,朱高煦才能说说心里话。 只可惜他终究成了孤家寡人,面对他的这番话,除了能得到一句“臣领命”外,他也很难得到什么情感上的回应了。 “臣等告退……” 看着朱高煦不开口,沐春等人纷纷作揖行礼,随后缓缓退出了武英殿。 期间,朱高煦没有做出任何阻拦的举动,但值得他庆幸的是,王瑄与杨展、傅让终究留了下来。 “走,偏殿里坐着谈!” 朱高煦脸上浮现一抹笑容,示意他们三人跟上。 三人见状也小心翼翼的跟上,并在入殿后得到了赐座。 “你们还能留下,这倒是让我感到欣慰,都还没吃吧……” 朱高煦坐在位置上,自言自语的说着,不等王瑄他们给出回应,当即便对亦失哈吩咐道:“亦失哈,准备午膳!” “奴婢领命”亦失哈也笑着应下,命人安排去了。 收回目光,朱高煦继续看向了杨展、王瑄、傅让三人,瞧着他们沧桑的模样,不免说道:“手中政务虽然繁忙,却还是得记得好好休息。” “陛下也是同样……”傅让百感交集的作揖回应。 朱高煦感叹他们沧桑,他们又何尝不是。 曾经英姿勃发的渤海王,如今已经四十有六,再过几年便要迈入知天命的年纪了。 也不知道自己这几人,还能陪伴他多久…… 想到这里,傅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