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5节 (第3/3页)
分稳固。 在他的安排下,三千余人的京察团队开始分批南下,而此刻的北方也是狼烟遍地。 七月初四,朱瞻基率塘骑搜寻到了忽兰忽失温,并在这里看到了大批的牛马粪便,这些粪便代表着蒙古人就在附近,而朱瞻基也马不停蹄的将这消息告诉了朱棣。 “率领精骑把他们包围,然后不断向内挤压,将他们俘虏并带往关内,如此一来,漠北最少二十年无法恢复元气。” 军帐内,火把的火光飘零,孟章与朱能则是在完善对忽兰忽失温的鞑靼、瓦剌军队用兵计划。 朱棣坐在主位,他身着一身鸳鸯战袄,略微厚实。 虽然身体还算健壮,但他毕竟老了,所以漠北的七月夜晚对于他来说还是有些寒冷的。 瞧着诸将讨论,朱棣考校般的将目光放到了朱瞻壑身上:“小子,你来说说。” 朱棣一开口,众人就将目光投向了朱瞻壑。 朱瞻壑的能力有目共睹,指挥这种十万骑兵的能力他显然没有,不过既然是太上皇询问,诸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只是询问,而不是执行。 “爷爷,我觉得当下应该防备的还是胡人逃窜,不如把包围圈放大,同时在北边的各个山坳驻扎兵马,堵住他们去路后,再由诸位将军领兵将胡人全歼于此。” 朱瞻壑实际带兵确实指挥不了十万骑兵,但只谈及理论知识,那他的理论知识还是够用的。 在他看来,明军的骑兵数量和质量都要比蒙古人的更好,并且按照阿力台等人原先的计划来看,他们也并无正面与明军作战的把握和准备,所以一旦他们发现明军主力向他们靠拢,那自然会开始发疯般的逃窜。 既然如此,那就把大军一分为十,制造一个大的包围圈来包围并围歼他们。 “殿下这办法不错,可漠北草原广袤,若是分兵合击,那粮草和粮道……” 朱能皱眉做出分析,其余将领也纷纷点头。 朱瞻壑都能想到的办法,他们自然也能想到,之所以没说,就是这种大包围的作战方法很耗费粮草,并且很容易被袭击粮道。 “暴露粮道,这不是什么好办法……” 朱瞻基皱眉开口,毫不留情的打击着朱瞻壑。 不过对此,朱瞻壑却表示道:“胡人既然从未想过与我们正面作战,那就说明他们的意图只是把我们拉进草原深处,消耗我们粮食来逼迫我们退兵。” “既然如此,不如主动暴露粮道,趁他们奇袭粮道的时候,将他们的退路全部都堵住。” “这时,只要率领一支偏师击败他们,他们就会溃逃,而其余兵马也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围剿了,这就和狩猎一样。” 朱瞻壑虽然指挥不行,但他知道明军基层的实力。 但凡明军数量超过一千人,蒙古人都没有办法迅速的将他们吃下。 正因如此,王戎才能依靠燕然都司的万余骑兵纵横漠北。 朱瞻壑在燕然都司服役过,他自然清楚明军和蒙古军队的实力差距,所以他才敢提出这个建议。 “若是粮道受损,那恐怕还要向户部索要粮食,这……” 王戎、孟懋等人面面相觑,朱棣闻言却起身道:“花几百万贯换二十年太平,值!” 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大孙子站台,尽管诸将都不看好,但朱棣还是这么做了。 很快,在朱棣的安排下,十万骑兵各自带着两万辅兵和挽马车开始对忽兰忽失温进行包围。 不同的是,这次的包围圈很大,每一支兵马之间起码有上百里的距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