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8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7节 (第3/3页)

要是国库能充盈,江南铁路也能顺势修建起来了。”

    杨荣心心念念江南铁路,原因就是江南铁路一旦修建完毕,整个东南的财富将会更加集中,而他们下面的人基本都布局在江东六府及绍兴、杭州、宁波一带。

    东南的财富如果聚集,也将聚集到这片区域。

    下面的人得利,他们作为操办之人,所得之利自然也不会少。

    “既然如此,二位便先下去休息吧。”

    杨士奇示意掌事带路,掌事当即也开始为杨荣、杨溥带路。

    自确定杨稷犯事后,杨士奇便知道皇帝想要干什么,故此卖了老家田亩宅院,置办了这京城四进出的二亩院落。

    虽说比不得杨荣与杨溥的宅院,但他这院子也足够大,招待客人不在话下。

    端茶抿了一口,杨士奇只觉得略微疲惫,若不是顾忌杨稷性命,他真想罢官回家,颐养天年……

    “看来这次他们是斗不起来了。”

    三杨的密谋不过两个时辰,便已经传到了内廷的朱高煦耳中。

    面对三杨的“与时俱进”,朱高煦并没有过多警惕,如果守旧派都是三杨这种与时俱进的人,那大明朝的官吏效率反而能提高。

    “盐酒茶政一旦布局完成,国库的税收也能增加,臣妾恭贺陛下。”

    坐在朱高煦身旁,郭琰为他揉捏着有些酸痛的肩膀,同时为他庆贺。

    朱高煦闻言颔首:“布局成功后,只要禁绝走私,盐茶酒价无须涨太多,只需要略微涨一些,朝廷就能增收数百万贯。”

    “有了这笔岁入,朝廷就不会再有财政上的问题了,只要定期治理吏治,每年都能增收上百万贯。”

    “过个十几年,岁入七千万贯也大概是常态了。”

    朱高煦松了一口气,岁入七千万贯,这是把崇祯时期明朝、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神圣罗马帝国这些国家加到一起才能达到的岁入。

    即便是宋代巅峰时,也达不到岁入明制巅峰七千贯的岁入,如果将宋代的币制梳理清楚,其岁入甚至不如朱高煦治下的洪熙。

    宋代是“足陌”与“省陌”两种币制并行,“足陌”就是100文为1陌,“省陌”则是77文为1陌。

    短陌制肇始于南朝、盛行于五代,其根源是割据政权滥发货币造成的货币贬值,即使宋代建国后也没能扭转过来。

    更别提宋代一贯并非千文,七百余文换一贯已经是足贯了,还有一贯四百五十文这种不足贯。

    宋代连各地兑换比率都无法统一,地方上各行其是,皇帝下诏都不管用。

    所谓宋代岁入一亿六,实乃宋代岁入一亿六千万贯石匹两束,真正按照明代标准来折色,巅峰时能有五千万贯就不错了。

    至于后世所鼓吹的商税,实际只占据宋代岁入的不到两成,真正占据大头的是宋代的两税和各类杂项。

    朱高煦前世看宋代史料时就在想宋代那么多苛捐杂税,辽金元朝占据天下后要怎么治理才能治理好。

    结果翻到后面才发现,忽必烈干脆把这些全废除了,只留几项就足够。

    这么一来,可不就好管许多了嘛……

    朱高煦要是按照宋代的税率来收税,大明朝的财政收入恐怕真的能瞬间破亿,而且是不掺杂水份的破亿。

    毕竟美洲和日本白银涌入大明那么多年,真要收税也能收到足够多的铜钱和白银。

    不过他要真的这么干,那真是从士大夫到百姓都戳着他脊梁骨骂。

    毕竟把百姓逼到为了躲避身丁钱而溺死孩子,就连驴车战神自己都在感慨:“费用若如此,民力何久以堪”的,估计也就大宋这独一份了。

    朱高煦缺钱,也可以向百姓收重税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眼下大明还在上升期,只有百姓手里的钱比较多了,才会有时间去开垦田地。

    在土地财政为主的这个时代,现在开垦的土地,几年后就是新的财政收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