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1节 (第2/2页)
的想法还来得及,或者你可以暂时与大明先进行贸易,下次再带更多的军队来征讨他们。” “下次?”恩里克摇摇头:“你看到他们的人数了吗?” “他们只有四艘船和不到一千人,而我们有五十几艘船,三千多人。” “这一战,我不认为我会输。” 恩里克这般说着,同时开始对两边的士兵下令道:“向他们缓慢靠近,一旦靠近,就学习他们的战术,炮击他们的船舱。” 阿维什王朝舰队的战船之所以提前几十年将火炮装备上船,这也是受到了大明舰队的影响。 大明舰队在伊拉克、波斯地区炮击阿巴丹的行为让西亚各国商人记忆深刻。 在郑和横扫中亚后的十余年时间里,西亚各国都开始加快了对火炮的研究,其中奥斯曼更是效仿明军将火炮搬上战船,因此还取得了几场海战。 奥斯曼火炮上船的做法启发了各国,恩里克也受此启发,将火炮装上了大帆船,并凭此攻陷了休达城。 在他看来,只要打明军一个猝不及防,那他们就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的想法很好,但他的想法也暴露的太过明显。 “他们在缓慢向我们靠近,而且已经打开了火炮的挡板。” 戚昇用望远镜将他们的行为尽收眼底,同时佩服道:“果然陛下说的很对,西洲夷人畏威不畏德,唯有火炮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与天朝的差距。” 话音落下,戚昇转头对众人开口道:“左满舵,准备炮击!” “哔哔——” “左满舵,准备炮击!” 刺耳的哨声在海上响起,即便恩里克再自大也知道明军发现了他的行为。 此时他们距离明军的距离不到半里,只需要放开手冲锋就能获得与他们短兵交击的机会。 “冲锋!” 恩里克拔出了自己的长剑,在他的呐喊声中,二十余艘战船一马当先的冲向明军。 “放!” “轰轰轰——” 沉闷如雷的炮声在大西洋上作响,尽管只有四艘船,但经过改良的宝船和福船所能装备的火炮数量远远高于旧式宝船和福船。 “轰轰轰——” “额啊!” “船!船被打穿了!” 六十余门火炮发出了自己的怒吼,从十二斤到二十四斤不等的石质炮弹在发射的一瞬间便将这一艘艘试图冲锋的短小战船击穿。 恩里克很倒霉,一枚二十四斤的石质炮弹落在了他的身旁,将甲板击穿的同时,那飞溅的木屑也将他打成了一个刺猬。 木屑卡在了甲胄上,但更多是卡在了他的脸上。 “右满舵!” “预备……放!” “轰轰轰——” 士兵们还没将恩里克从木屑中拯救出来,明军便已经调整了船体,对阿维什王朝的舰队发起了第二轮炮击。 两轮炮击所展示的是一百二十余门火炮,这个火炮数量是整个欧洲所有海军加在一起都达不到的数量。 恩里克还从未看见过如此多的火炮出现在一处战场上,不过现在他看到了,代价则是他的生命…… 第523章 岁朝兆佳 “救救我!”“救命!” “开炮!” “轰轰轰——” 海浪呼啸而来,一艘艘即将沉没的战船宣告着阿维什王朝舰队的失败。 他们在即将沉没的战船上、海面上不断呼救,等来的却并不是救援,而是明军火炮打出了霰弹。 十几万枚鹌鹑蛋大小的石弹横扫了这片海域,前一秒还在呼救的阿维什人被射杀。 面对阿维什王朝的舰队,明军并未付出什么伤亡,便击沉了其主力舰队。 除了有几艘补给船趁乱突围成功,其余大部分人都将性命留在了这片海域,包括下令发起进攻的恩里克。 这位欧洲十五世纪初的航海家用性命为他的愚蠢买单,而他所率领的舰队与士兵则是永远留在了此地。 “千户,要收降几个俘虏吗?” “留几个,其余的不用管他们,缴获他们战船的旌旗、火炮就足够。” “是!” 在戚昇的命令下,八百名明军海军仅是抓了几个阿维什王朝的俘虏,然后就开始了对阿维什王朝舰队的各艘战船开始回收旌旗。 海军的评功有两个,分别是海上的收缴敌舰旌旗记功,另一個是陆地上击毙敌人,收缴敌人武器记功。 由于小船不可能挂大旌旗,所以用旌旗来评定敌舰大小还是比较管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