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7节 (第1/3页)
人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此前看到其它地方有铁路,而江南没有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但随着其他地方铁路越来越多,那作为赋税之地的江南自然会心生不满。 “早就该修建了!” “没错,不在江南修建铁路,修去那种贫寒之地,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坐上火车,要是朝廷能让我等随意走动的话,我们倒也能乘坐两京铁路去北京看看。” “实乃喜事,当浮一大白!” 火车的消息成为了江南的头版,相比较下,颜李案的风波却并没有那么惹人关注。 这并非是百姓麻木,而是报纸上对于颜李案结案的报道是比较模糊的。 报纸上并未报道抄家所获多少,只是以一句“累财千万计数,主犯车裂,其余流配”为结案报道。 正因如此,所以百姓们显得并不关心。 相比较颜李案,他们更在意江南铁路的事情。 当得知江南铁路有两条,两条合计里程三千三百余里后,许多底层百姓立马高兴了起来。 按照他们过往所看报纸的内容,三千三百余里铁路,起码要修建十余年,用工百万计数。 加上朝廷的工价通常高于市价,故此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份可以长期依靠的生计。 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十几年,相比较一年干不了半年的力工,铁路修建所需要的民工更能解决江南底层百姓的就业问题。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在高兴,就连原本还在因为“颜李案”而谩骂三杨的许多乡绅富户都纷纷高兴了起来。 颜李案过后,江南乡绅富户被牵连一片,毕竟自古以来,乡绅富户的子嗣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科举从仕。 倘若真的没有天赋,那为了家族,去谋一项吏员的差事也是不错的。 毕竟即便只是吏员,获取情报的手段也要比普通的富户强上太多。 乡绅富户之所以能富裕,主要就是情报掌握的比普通百姓要多。 正因如此,颜李案收割了近乎五成以上的北方和江南富户乡绅。 这样的情况下,幸存之人不痛恨三杨不作为才奇怪。 只是现在三杨谏言修建铁路,这无疑会使得江南的繁荣更上一层楼,而这样的结果,也让这群幸存的乡绅富户平息了不少怒气。 江南铁路是三杨为自己想好的退路,而事实是这条退路也起到了作用。 消息传回北京后,散班后聚首的三人坐在杨士奇府邸上议论着接下来的安排,毕竟不能浪费这个官吏一空的机会。 “朝廷从地方上选了七千多名举人任职,加上一个月后的科举,这次只要挑选出得力的才子,江南一百多位进士席位足够填满江南正五品以下的空缺官员。” “至于正五品以上的那些空缺,也只有暂时让旁人暂摄,待日后累功操作了。” 杨溥交代着眼下的局面,杨荣也接上话茬:“官员补满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过去那么多年都没有兴大案,癸卯案虽然严重,但北方学子也待职严重,这次对江南下手,想来效率能提升不少。” “江南盐酒茶政居然能让朝廷增收三百余万贯,这是我等没有想到的,看来下面人积极阻拦也是因为牵扯的利益太大所导致。” “如今盐酒茶政已经收归朝廷官营,具体数目我也看过了盐课司的文册,仅是过去两個月便利用铁路售出近一亿三千余斤,获利六十余万贯。” “按照这个速度,仅是盐政,每年便可获利四百万贯,而且当下盐价偏低,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