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8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3节 (第2/3页)

资还是卸任户部尚书,以七十岁高龄返乡养老了,而王回也重新活跃回到了政坛。

    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这两件事情都是举足轻重的事情。

    郭资的离场,代表着内阁之中的洪武老臣仅剩黄福、蹇义二位。

    黄福已经六十有九,再过一年便也七十岁了,蹇义六十有八,再过两年便也七十了。。

    实际上,在郭资提交致仕奏疏的时候,黄福与蹇义也跟着提交了奏疏,不过朱高煦只批准了郭资的,而黄福和蹇义的还需要他们再辛苦一些日子。

    除此之外,就是朱高煦记得黄福和蹇义似乎活得很长。

    故此,他才准备让俩人多干两年,而郭资和夏原吉则是可以提前致仕,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年。

    眼下的六部与都察院情况分明,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王回、兵部尚书王骥、刑部尚书徐硕、礼部尚书杨士奇、工部尚书黄福。

    六部之外,殿阁七名大学士分别是以杨荣为主的杨溥、曹鼐、陈循四人,以及东宫的陆愈,勋臣的陈昶、中庸的薛瑄。

    局势十分明显,在六部之中新政占据三个位置后,殿阁则是以守旧占据四个位置来平衡。

    除了重要的六部七阁外,最重要的便是都察院和六科,而六科与都察院几乎成了王回一派的一言堂。

    不仅如此,就连五军兵马司也也有三位兵马使是当年王回带出的人,只有邝埜、徐晞是守旧一派。

    就此局势,不难看出当下的大明朝内部争斗尤为严重,而这便是朱高煦想要见到的情况。

    虽然看似争斗严重,但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不过想要维持这份控制,就得对某些重要的机构进行清理才行。

    故此在六月十二,朱瞻壑对刘勉、胡季二人开始了对锦衣卫、西厂内部的分别稽查指令。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连厂卫都不受控制,那就连抄家都不会有朝廷的份,所谓党争对朝廷便只剩下坏处,没有好处了。

    在朱高煦准备返回北京的时候,比北京更为焦灼的,无疑是此时此刻的昆仑洲。

    “放!”

    “嘭嘭嘭——”

    洪熙十三年正月中旬,在朱棣等人还在北京欢度元宵的时候,昆仑洲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日本与朝鲜的摩擦加剧后,双方在中界湖(坦噶尼喀湖)西侧爆发了冲突。

    冲突爆发后,朝鲜昆仑都护府兵马节制使金宗瑞率兵四千在此屯兵。

    日本昆仑将军府将军梶井义承得知消息,率领日军五千夜袭金宗瑞。

    此时的朝鲜军队,早已没有了三十余年前所谓海东强国的实力。

    对付土著人和北边的暹罗等国他们还能游刃有余,但面对梶井义承所率的日军,他们完全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

    朝鲜兵马节制使金宗瑞仅以身免,而梶井义承所率日军阵斩七百余朝鲜兵卒,俘虏一千六百余名,剩余的朝鲜兵卒则是抛下了金宗瑞,逃回了朝鲜在北边的城镇。

    一场冲突,让梶井义承看清了朝鲜的实力,故此无视了自家兄长,日本国主足利义嗣留下的“守土为主,勿起争端”之令。

    梶井义承集结军队,开始向着北边的朝鲜发起进攻,同时他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梶井义长前往昆仑宣慰司向宣慰司汇报朝鲜主动挑起争端,违背皇帝所设“子午线”。

    由于日本昆仑将军府比朝鲜昆仑都护府更靠南边的昆仑宣慰司,所以宣慰司率先见到了日本的使臣。

    不等明军有所举动,朝鲜也乘坐海船秘密来到南边的宣慰司,将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