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0节 (第1/2页)
在群臣的山呼万岁声中,朱高煦带着朱瞻壑走回了偏殿。 落座之后,朱高煦才看向朱瞻壑:“看见了吧?” “看见了。”朱瞻壑沉稳了许多,不等朱高煦开口,他便主动说道: “没有什么贤臣与奸臣,牵扯到自己的利益时,贤臣亦可变为奸臣。” “沉默者亦可变为激进者……” 在东宫失去了能够信任的人,朱瞻壑成长起来的速度也比之前快了许多。 这点朱高煦并不怪他,毕竟如果朱高煦手下有一些支持自己政策,还能为自己提建议的人,那他也不会想那么多事情,把自己弄得那么累。 在这点来说,朱瞻壑的思维是江淮他们能跟上,并且能提出合理建议而实施的。 相比较之下,朱高煦脑中所想的大部分事情,哪怕是这个时代的顶尖臣子,也不一定能够想到。 他们不知道大明的进步会有多快,所以他们的政策哪怕再怎么激进,在朱高煦看来无疑都是“偏保守”的。 反倒是朱高煦的政策在群臣看来,那根本不足以称为激进,而是那种随时迈着大步子,一不小心就会狠狠摔一跤的情况。 “天津的造船厂去看了没有?”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朱瞻壑颔首道: “看过了,看过之后便理解了父亲为何那么着急改造船厂。” “若是新式的商船下水,所有的商品贸易周期都将缩短,朝廷能在更短的时间里赚到更多的钱。” “不过儿臣有一个疑虑,那就是更短周期赚更多钱固然是一件好事,可若是这些国家的钱都被朝廷赚走了,那之后应该怎么办?” “那时候就该启动纸币了。”朱高煦不急不慢道: “如果天下的贵金属都被朝廷通过贸易而收刮,那朝廷就得想想办法,用纸币来与这些国家做贸易。” “粮食、牲畜、部分手工制品,这些东西都可以交给下面的属国去生产,而朝廷用纸币来贸易收获。” 面对朱高煦的这番话,朱瞻壑却皱眉道:“可若是朝廷都能生产这些东西,那下面的属国还有什么作用?” “人口也是一种资源。”朱高煦放下茶杯开口道: “天下那么多矿产资源,朝廷发展到一定程度,交通运输费用便宜到一定程度后,朝廷可以让属国开采资源与朝廷贸易,而朝廷的资源则是以保留为主。” “至于属国资源开采殆尽后又该如何做,这些事情就不是你该担心的了,我日后自会编撰书册传给后世儿孙。” “你若是想看也可以,但切忌不要把步子迈太大,你与我不一样。” 朱高煦有些担心朱瞻壑的性格,担心他被自己压制太久,日后即位后释放天性。 虽然他并不准备在这个位置上坐太久,而自己做了太上皇后也会监督朱瞻壑,但他还是担心自己走了之后朱瞻壑无人监督会闹出一些事情。 皇权的不稳定性就在这里,许许多多太子伪装十几年,即位之后就立马推翻了自己父亲的一切政策。 尽管朱高煦的政策都事关朝廷利益,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想到这里,朱高煦泯了一口水,朱瞻壑颔首道:“请父亲放心。” “陛下,亦掌印求见!” 殿门处,生病休养许久的亦失哈突然求见,朱高煦闻言连忙开口:“宣!” 瞧着自家父亲略微紧张的模样,朱瞻壑眼底流露出一丝羡慕。 他并未看到自家父亲对自己有这般紧张过,现在回想起来,似乎从自己十岁往后,自家父亲对自己的只有严厉和阴阳怪气。 深吸一口气,朱瞻壑平复了心情后,目光投向了殿门处。 在那里,身子比之前消瘦不少的亦失哈正走入殿内。 不等亦失哈开口,朱瞻壑便先自己父亲一步道:“赐座。” “谢陛下、殿下……” 亦失哈作揖行礼,而后有些劳累的坐在了椅子上。 亦失哈大朱高煦十岁,如今也快六十二了。 这次生病虽然是风寒,但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风寒足够要人半条命。 “受了风寒就好好休养,不必走动。” 朱高煦关心着亦失哈,亦失哈摇摇头道: “奴婢是听说了辽国公的事情,故此前来谏言。” “……”听到是孟章的事情,朱高煦沉默片刻,而后才开口道: “胡季与刘勉那边已经给了朕答复,此事与孟章无关,全是孟冉所为。” “朕已经下旨将他收监,孟章也说任朕处置此子,你前来谏言,是想谏言什么?” 对于孟冉,朱高煦实在无法爱屋及乌的对他关照。 仅是胡季与刘勉不到三个月的追查,便查出孟冉贪腐六十余万贯,平均每年贪腐五万贯。 如果他是从开荒上贪腐,那朱高煦也不说什么了,关键他是扶持十六商帮,私下走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