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89节 (第1/3页)
此外,对于西南和西北,他先后再各自增调一百万石粮食,五十万贯军费。 对于南洋,他拔擢自己的妹夫崔浚为文楼大学士,入阁参赞。 依照朱高煦的意思,拔擢崔均为南军都督,入京议事。 蒋贵担任南洋都指挥使,兼理南洲宣慰使。 累功的高观被调往巨港府担任知府,阁臣王直被调出内阁,任南洋左布政使。 对于北洲和东洲,他先后下达三份教令,同时增加东洲儒学数量。 为了更好治理东洲,朱瞻壑将被朱高煦流放到大宁的孔府二次流放到了东洲。 他这一系列政策下来,朝臣并没有人敢于提出质疑,因为他们都清楚,朱瞻壑敢这么做,那一定是得到了皇帝的准允。 时间一点点过去,百姓们因为朝廷的经济转型而获得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故此民间有人将此间称为“洪熙之隆”。 聪明的人顺着这股风开始从事一些朝廷所需商品的行业,愚笨的人也因此得到了高工价的工作机会。 在这股东风下,似乎整个大明朝都没有了穷人,而这只是国库开放带来的大量工作机会,是不可持续的工作机会。 想要持续下去,就必须在转型中将经济蛋糕做大,将生产力提高。 洪熙十五年五月下旬,太学传来消息,农学院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尿素。 与此同时,轧棉机也应运出现。 轧棉机的出现,极大缩短了清洁棉花的生产时间,为棉制品的大规模生产铺平了道路。 医学院为了提高金鸡纳树皮所制作抗疟粉的药性,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了抵抗疟疾的有效成分,疟疾药取代了抗疟粉。 六月初,郑和所率领的舰队抵达天津港,朱瞻壑代天子赏赐全军每人十贯,郑和及杨展等人赐币三千。 与此同时,朝鲜及日本的使团抵达了北京,而朱高煦则是在知道这件事后,难得放下手头的工作,下旨在华盖殿接见他们。 “等会一定要冷静,礼制不能出错。” “是……” 华盖殿外,日本和朝鲜两个使团站在台阶下等待传唤。 有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梶井义承与李珦目光交错间,几乎快要激起火花。 双方都很紧张,而他们的紧张来源于皇帝的传唤代表了两国的地位。 在众人的注视下,亦失哈走出了华盖殿,走到平台前面俯视两国使团。 “朝鲜世子,请入殿朝贡吧……” “是!” 听到朝鲜依旧被视为第一属国,李珦激动的大声回应,而这声音在梶井义承听起来是那么的刺耳。 看着李珦略带挑衅的目光,梶井义承握紧了拳头,而这一幕为亦失哈所察觉,嘴角勾起了不可察觉的笑意。 第560章 朝日孝子 “下国王世子李珦,参见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华盖殿内,朱高煦高坐正厅主位,台下左右各自站着司礼监掌印兼秉笔太监亦失哈,以及太子朱瞻壑。 今日的他身穿绯色常服,头戴翼善冠,虽然已经五十有三,却看上去不过四十五六,高大威严。 朱高煦这一脉,凡是及冠的男子,似乎都没有低于五尺七寸(183cm)的,部份诸如朱瞻圻、朱瞻坪这种甚至可以达到六尺。 故此他这一脉不谈别的,凡是朝贡各国使臣,均需抬头仰望。 李珦已然不低,五尺四寸的身材哪怕放在后世也能算得上中等,但面对朱高煦这一脉,他依旧需要仰望。 “世子多礼了,平身吧。” 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