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0节 (第2/2页)
沛。 但饶是如此,他们却也得在规定的时间起床,开始收拾帐篷,为挽马戴上马鞍和水囊、煤炭与粮食。 随着翻身上乘马,一队小旗往后去告知中军他们已然出发,而朱祁钺则是带着其余人继续向西奔走。 时间一点点过去,四月初的北疆还没到长出草的时候,奔走三十余里后,时间已然来到午时。 期间他们发现了不少牧民,但依旧按照军令处置。 朱祁钺下令埋锅造饭,哨骑放出十余里后,他们将没有什么味道的军粮吃完,随后继续前进。 从正午到午后,时间渐渐过去,而他们也距离娄曾母越来越近。 “哔哔——” 刺耳的哨声响起,放哨的骑兵在大军疲惫时看到了前方出现的十余名骑兵。 此刻大军已然着甲,众人纷纷拔枪戒备。 哨声响起的第一时间,那十余名西虏骑兵瞬间往西逃窜。 “别追,我们的任务是掩护中军迂回南下,娄曾母的兵马不过几千人,根本挡不住我们!” 朱祁钺拦住了想要追击的众人,同时对青年千户开口道:“郭登,往中军传消息,看来我们已经到娄曾母附近了。” “是!”郭登作揖应下,随后便派人给陈懋传去消息。 消息传递的同时,他们也似乎走出了戈壁滩,前方渐渐出现了绿色。 “差不多到了,现在折向南边!” 朱祁钺记得沙盘的模样,娄曾母在东天山和天山之间,现在他们往南边走应该就能抵达娄曾母。 “千户,要不要等宁阳伯示下?” 郭登询问朱祁钺,朱祁钺想了想还是决定等等,反正即便娄曾母传消息给吐鲁番,他们也能赶在吐鲁番的西虏大军返回前堵住莫贺城峡口。 “大军下马等待宁阳伯示下!” 朱祁钺率先翻身下马,郭登随从。 作为郭英的曾孙,郭登其实和朱瞻壑是一个辈分的人,与朱祁钺倒也算是远房的表叔侄。 不过二人年纪相差不是很大,郭登如今十八岁,朱祁钺十四岁。 郭登继承了郭英的基因,身高五尺六寸,双臂有力,年纪轻轻便担任了吉林卫的千户官。 这次从征西域结束后,恐怕他就能累功成为卫指挥佥事,乃至卫指挥使。 “郭登,你们这一代有多少人?” 在等待陈懋的时候,朱祁钺突然询问起了郭登他们这一代的人数。 对此,郭登也是微微一愣,而后才道:“估计有个一二百人吧,我父亲他们那一代便有二十八人了。” “二十八?”朱祁钺不由咋舌,他没想到自己的姑爷爷居然生了那么多孙子。 只是他一想到自己翻看过的玉碟,瞬间便觉得很正常了。 相比较郭英,老朱家的繁衍速度也不弱。 老朱本身就有二十六子,尽管有不少去世和绝嗣的,但存活下来的依旧不少。 得益于朱棣只有三个儿子活到成年,所以当下朱家的玉碟也不过发展到六百余人罢了。 当然,这速度已经很快了,毕竟大明朝才建立六十六年,人口已经从两个人发展为六百余人了。 好在自家爷爷制定了出五服而剔除玉碟的政策,不然大明朝再过一个六十六年,恐怕会发展到上万人的规模。 “等俺即了大位,一定要把不认识的远房亲戚给剔除了。” “唏律律……” 朱祁钺没来得及多想,身后便传来了马蹄声。 “传宁阳伯军令,先锋集结,不用管中军,向南奔驰明日黄昏前必须抵达莫贺城峡口!” “黄昏前?!” 得到军令,朱祁钺脸色有些难看,从他们这里前往莫贺城峡口最少一百六十里。 从现在算起到明天黄昏,也就是说差不多十四个时辰。 十四个时辰走一百六十里? 朱祁钺看向郭登,郭登也下意识看向他,同时作揖道:“千户,我军必须现在立即出发。” “大军出发,给各百户传消息,向莫贺城峡口进发集结,不必再做塘骑之事!” 朱祁钺当断则断,郭登也让人传令下去。 很快,大军无视了东察合台汗国从娄曾母派出的塘骑,而是开始靠拢集结。 随着他们靠拢,娄曾母的兵马也随之靠拢,数百骑兵隔着二里许,在他们侧翼跟随监视。 “看来这娄曾母的将领是个庸才,居然还不知道我军意图。” 朱祁钺判断明显,郭登则是劝诫道:“千户,还是不要轻视得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