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52节  (第2/2页)
直播。    “褚老师, ”娱乐圈好像都这么称呼, 客气得很, “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官方性质的解说, 您的部分解说词要收敛一些。”    直播平台的人蹲在褚晓彤身边,让后者吓了一跳,赶忙让她坐到旁边。    褚晓彤:“收敛哪方面呢?”    平台方:“其实您的解说风格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我们也需要制造冲突,但考虑到了比赛的性质,类似您上次与朋友的直播解说,最好不要出现。”    跟齐妍的解说太“劲爆”了,里面不能说的东西太多,什么以前比赛的水分、骂骂咧咧,这些都要把握到一个度。    孙娅然在一开始成为解说员的时候,她的措辞非常温和,尽量以夸奖为主,也是模仿过很多前辈,那会儿都说她解说模仿痕迹重。    加上她能夸的都夸,跳跃不好就夸滑行,滑行不好就夸旋转,连一个失误的燕式都能说一句“虽然摔倒了但她姿态还行”。    当时很多冰迷都嘲讽,说,如果连孙娅然都夸不出来了,那这个选手算是完蛋了。    直至后来,索契那两年丛澜等人被疯狂压分,眼看着自家选手要冒起来了却被这么欺负,孙娅然的脾气越来越火爆。    她开始揭露“水分”。    从最初的暗戳戳奚落,到最近的直言打分不公,一方面是她个人资历提升敢说了,一方面是冬运中心与体总的示意,以及内部台长的要求,一方面则是她真的很气愤。    尽管这也为她招来了谩骂。    总有人在那里说,太小家子气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哪里就会在官方正式场合里对外这样表达呢?    嚷嚷着过于激烈,不是中国人的性格。    齐妍等人陆续退役,她们经常会被请去做嘉宾,也有自己开了直播账号做解说的。    一场gp分站赛可能有五六个国家一级运动员去开直播,这样的盛事在以前不敢想。    人一多,风格就多,咋咋呼呼说什么的都有。    冰迷们也就多了从内部人士知道花滑情况的渠道。    又何尝不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快乐!    轮到褚晓彤退役,大家伤心之余则是非常期待,想知道她会怎么解说比赛。    世界第二,还是年少成名,赛场上的温柔古典女神,想必解说起来也是这类的风格吧?    也有人想看反差,猜测褚晓彤可能是那种温温柔柔阴阳怪气的。    事实上,她是直接炸毛用东北话连续输出四字词语还不带拐弯的。    本身追的运动员就是东北人居多,使用的又是一种极其容易影响到他人的语言,不少冰迷都学了东北话,但跟褚晓彤的解说词一对比,嗯,还是少了。    精彩是精彩,就是经常会让冰迷胆战心惊,害怕她被处罚,也担心她什么时候被禁止解说。    故而,这次平台方直接宣传褚晓彤搭档知名主持人作为gpf的解说方,冰迷之间沸腾了起来。    可这到底是官方身份,是备了案的,因此,哪怕平台方再想搞个大的,也不得不预先让褚晓彤收敛一些。    他们不喜欢褚晓彤大放厥词搞起风波吗?    那可太喜欢了!    热度就是流量,嚣张就是热点,换算下来全是钱!    平台方:“可以说,但文雅一点。”    遗憾的是,平台要命,在直播野蛮生长的现在,他们公司还是想活着的,不想被竞争对手痛击。    褚晓彤也明白对方的考量,点点头应下:“放心。”    她是有分寸的。    与齐妍的解说连麦,到了最后,外网影响特别的大。    那阵子只要带了花滑话题的,十个里面有八个都会出现褚晓彤。    没办法,她是除丛澜以外热度最高的世界级别选手,更是被人称为“最后的三周跳”。因为大家预测,以后或许没有四周就站不上领奖台了。    联系褚晓彤来合作,还开出了这样的价格,不只是她的身份使然,还冲着她自带的热度。    资本哪里会慈善,它们的积累本就是血腥累累。    【我不想考试:彤姐又要解说了,现在回想起来十月份还是感觉背后一凉。去外网溜达了一圈,有人打算来现场骂她,姐妹们,我已经搓搓手迫不及待了】    【来找骂的当然要满足他们的愿望啦】    【看不懂外语怎么办】    【放心,也有假洋人,撕逼主打的就是一个我不听我不听我就是要说管你是什么玩意】    提前预演的何止褚晓彤,冰迷也找了个窝开始摩拳擦掌。    这是一场所有人都准备好了的狂欢。    ·    丛澜拿着肌贴,正在剪成两份小长方形,每份还得是四根不剪断的小条。    墨仙捂着脚,一脸绝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