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第838节 (第2/2页)
虽然疲累,但顾家上下都十分欢喜。 他们背着大包小裹,拉着弟妹、跟着大哥(儿子),艰难的挤出了车厢。 “对!这里就是京城!” 顾倾城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自是要承担起所有的责任。 她扶着爹娘,吆喝着弟妹,领着一家人上了公交车。 “娘!娘!这马路好宽啊!” “爹!自行车!好多自行车啊!” “爹!娘!那就是天门吧,哎呀,好壮观!” 顾家的三个小的,兴奋得大呼小叫,在公交车上也是相当炸裂的。 顾父顾母也是兴奋的。 但,作为刚刚来到京城的乡下人,他们本能的自卑。 他们十分惧怕看到周围人嫌弃、嘲笑的目光。 也怕自己的言行给儿子丢人。 “别吵吵!这是京城!” “你们以为在村子里呢,扯着嗓子就瞎喊!” 顾母的本意是想让儿女们不要乱叫,省得让人笑话。 结果呢,习惯了大嗓门的顾母,一开口就是狮子吼。 公交车的乘客们纷纷头来异样的目光。 当然,这年头人们的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 不会动不动就往素质上去扯,大家都有一定的同理心。 毕竟建国没有几年,都不用往上数三代,很多人自己就是刚从农村来到城市。 而在农村,山间地头的,可不就是靠“喊”嘛。 大嗓门真的不是故意,是习惯使然。 当然,在公共场合如此大呼小叫,还对别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终究是不对的。 顾倾城便笑着跟顾父顾母和弟弟妹妹说,“嘘!说话的时候,不要太大声。” “不过,大家第一次来到京城的时候,都是高兴的。” “就像我当初来京城读大学,看到广场,看到皇宫,也都格外新奇。” “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咱们自己怎么高兴都好!” 顾倾城没有嫌弃,只有耐心的解释。 顾父顾母看到儿子这般态度,紧张的情绪得到了舒缓。 顾家的三个小的,却关注到了不同的点—— 顾二弟:“哥,我们会小声的。” 顾三妹:“哥,你第一次来京城的时候,也喊啦?” 顾小弟:“哥,皇宫在哪儿?” 三小只虽然关注点不同,但他们却把顾倾城的话听了进去,问问题的时候,没有再扯着嗓子。 顾倾城继续耐心的一一回答。 公交车上的乘客,原本还觉得这是一群进城打秋风的土老帽儿。 但,大高个、英俊正气的顾倾城,仿佛鹤立鸡群一般,瞬间就吸引去了所有人的目光。 二十二三岁的大小伙子,穿着深青色的中山装,上衣口袋插着一支钢笔。 一看就是文化人啊。 关键是,人家胸口还佩戴着水木的校徽! 哟呵,这还是个高材生啊。 再看看他身边那一群明显从乡下出来的家人,不难想象,这个小伙子是从山窝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这,就相当不容易了。 小伙子本人一定非常优秀。 自古以来,国人对于读书人,尤其是寒门贵子,都下意识的高看一眼。 公交车上坐着的大多数都是普通职工,小老百姓。 他们对于这种从底层奋斗出来的有为青年,更是本能的羡慕、推崇。 尤其是,顾倾城对于家人的态度,更让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喜欢—— 这孩子好! 没有因为自己跳出了农门,就嫌弃父母、弟妹。 作为京城人,哪怕是个小老百姓,那见识也是相当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