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6章 答案揭晓(求订阅!) (第4/4页)
是笑话,运转正常不正常,还不是对方说了算。 尼克再次解释道:“这种设备可以一个月换一次过滤液,而且刚刚我还听他们公司的人说,不仅仅是污染气体排放,对现在已经造成污染的空气,也能进行净化。” “天呐,那他们是如何处理那些废气?”沃丁顿好奇地问道。 “他们说是通过一种溶液,这种溶液可以吸收。。。。”尼克不断介绍着。 听完前方记者的介绍。 沃丁顿虽然不是技术人员,但是却并不妨碍他理解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如果真的有一种溶液,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有害成分,然后进行两次封装,装在一个硬度较高的金属球中,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太难。 沃丁顿一时间也有点相信了。 不过还得看其表现。 沃丁顿问道:“你觉得这个东西是否能改变我们的世界?” “这是自然,这东西的价格不贵,如果全球每一台汽车上,每一个火力发电厂都装上这个东西,全球的空气质量都将得到改善。” 尼克在现场听了这么久,他是真的信了,这东西,随便测试一下就能知道真伪,四大国际环保组织一起站台,绝不会错的。 “尼克,既然这个产品这么好,那各个汽车制造企业,是否有意向采购和加装这种设备。”沃丁顿看着眼前的提词器,问出了上面的问题。 尼克摇头:“这倒没有,他们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曾经向各大车企寻求合作,不过效果并不太理想,那些企业并未作出明确表态。 不过,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我的车上加装这种东西,保护环境,是所有地球人的责任,那些车企应该担负起责任。 他们造了排污的汽车,就得为这事负起社会责任。” 达到制造‘热点’的目的后,沃丁顿转头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说道:“好的,感谢尼克给我们带来的现场报道,如果有最新消息,我们会继续连线。 大家刚才都听到了,尼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世界空气污染解决方案,如果成功,世界将会焕然一新。 如果真的这么有效,我觉得我们应该大力支持,给所有汽车都安上一个过滤器,保护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谢谢尼克给我们带来的好消息,让我们回到。。。” 播报完这个。 沃丁顿继续播报别的新闻。 与此同时。 数家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视台都进行了直播连线。 对于过滤器,都提出了相似的看法,那就是:如果有效,就应该全球推广,作为汽车厂商,在攫取利润的同时,应该负起一个大公司的社会责任。 民众们也纷纷开始关注起了这个热点。 特别是一些饱受空气污染折磨和环保意识比较强的国家,他们对这个产品很感兴趣。 。。。 现场。 发布会还在继续。 不少参加博览会的同行们都凑了过来,然后就惊呆了。 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要通吃的节奏啊,这玩意儿要是真的那么厉害,那他们在这一领域就不要做了,早早转行的好,特别是刚才介绍空气进化器的厂家。 台下。 卡罗尔·沃斯两眼放光地看着眼前的过滤设备,他看中的就是工业和化工排放的过滤,负责人介绍的很详细,几乎可以完全过滤已知的所有有害气体。 他注意到。 这项技术的核心除了方式创新以外,这个溶液才是真真的核心。 “你们的吸收溶液是怎么做的。”终于,有个记者问了‘关键问题’。 其他人都竖起耳朵。 特别是同行。 对此,战士脸上露出了微笑:“这种吸收溶液的配方当然不能说,不过我可以透漏其原理之一,那就是可变酸碱碳化物溶液,其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可以实现对几乎任何现有气体的反应。” “还有这东西?” 不少人脑子都懵逼了。 从名字上可以听得出,是一种变化速度极快的。。鬼知道嘛玩意儿。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你们是否有考虑过把这项造福人类的发明公开。”一个记者又问。 远在沪市的唐青也看着现场的情况,听到这话,他也无语了,世界上的这种人还真是多,哪里都能碰到,特别是记者这个行业。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的答案是:今后可能会。”战士笑道。 “谢谢。” 一个记者一个问题,那个记者坐下,下一个记者可没兴趣接上一个记者的问题,这种脑残问题,浪费提问名额,也就小报干得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