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76章 正式实施(求订阅!) (第2/2页)
零一视同仁,快点结束试点,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 内比都。 总统府。 “告诉各邦,试点就是试点,半年就是半年,流程还是要维持的,至于他们的税收损失,我会让特区单另计算,划为各邦。” 坎亲点头。 这样挺好。 缅亚经济特区不差那些个税收。 “还有一件事,很多进出口企业,把一些本月进口的商品压到了下个月,想要享受减税的便利,对此,我们需不需要。。” 坎亲没说完。 但意思很明确,这事儿管不管。 “不用。” 零摇头。 “既然是减税,人家就叫合理避税,一点钱而已,没必要,只要在规则范围以内,符合我们的总目标,不用在乎这种小事。” 这话。 也就掌握绝对话语权的人能说。 坎亲其实也这么想。 但是。 不敢说这话。 “明白。” 这时。 响起敲门声。 “进来。” 门被推开,只见苗烨走了进来,看到两位大佬,苗烨赶紧招呼一声,坐在了零的办公桌对面,顺手递上了一份厚厚的文件。 努力数周。 加班加点。 委员会终于拿出了扩大贷款国的预案。 零翻看。 大致翻了下。 抬头。 表示肯定。 “可以。” “但是,不能单方面宣布出去,显得我们的贷款很容易得到,让人轻视,以为是我们求着他们,这一点,是你们下一阶段工作。” “第一,向外正式宣布,我们打算扩大贷款国范围。” “第二,让有兴趣的国家,带着完整的项目书来,必须是有价值的项目,否则,修一条山区公路,或者偏远矿区,他们还款的意愿不强。” “我们的贷款,也是要让世人看见的。” “第三,根据他们提供的项目,评估价值,套入你们给各国评估的贷款上线,不允许超过百分之十,同时,合理分配商品和项目贷款。” “前者最低比例可以到零。” “第四,如果是项目贷款,大部分肯定会落到华夏企业手里,评估中,我们还得考虑他们的建设能力,有些项目得特事特办。” 是。 华夏的企业厉害。 基建无与伦比。 然而。 人力有限。 一个大型工程,需要的人成千,甚至上万,各大建筑公司相关专业的人员不一定完全充足,招标了,没有足够的人来承建。 会很麻烦。 拖一拖没事,但大型项目周期少则一年,多则数年。 拖不得。 “这方面,和华夏的合作企业好好沟通一下,看有没有承建能力,或者引入更多民营承建商,以及扶持缅痶的跨国建筑企业。” “总之,我们需要项目顺利进行。” “是。” 苗烨兴奋地点头,零授予了他如此大的权力,让他干劲十足。这个月下旬,不少国家都表示出兴趣,现在,轮到他们排队上门了。 “至于专项贷款,暂时先不发,只透漏消息,毕竟,就算有人想要买‘绿洲’,今年的治理额度已经没了,明年再说。” “先把工程类贷款确定,一般商品类贷款次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