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660章 牵一发动全身,北直隶乱的一塌糊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0章 牵一发动全身,北直隶乱的一塌糊涂 (第4/4页)

,三四万人无一幸存。豪格仇恨张准,仇恨孙承宗,悍然下令屠城,又下令将孙承宗的尸体肢解成无数的碎块。随后,豪格又率军疯狂的杀向附近的保定城。

    前来支援高阳的卢象升,被鞑子骑兵阻挡,无法及时赶到。当他到达高阳城的时候,只看到遍地的尸首。孙承宗自杀以后,依然被鞑子下令碎尸,卢象升派人尽力收集,最终依然无法收集齐全,只好以上好棺木盛之,然后派人向京师报告噩耗。

    崇祯皇帝听闻噩耗,一怒之下,解除卢象升的所有职务,下狱候审。随同卢象升一同北来的洪承畴,也被下令降职三级,戴罪留用,以观后效。随后,崇祯又下令,以杨嗣昌取代卢象升,担任五省总理职务。

    可怜卢象升,在清剿陕西乱军的时候,可谓是尽力尽力,殚精竭虑,为朝廷耗尽了几乎所有的心血。结果,陕西乱军没有清剿干净,就接到了北上支援的命令。结果,到了北直隶,又陷入了如此的乱局。最后,竟然落得如此的下场。

    根据兵部的命令,卢象升的部队,驻扎在真定城(即河北省石家庄),这里距离高阳,足足四百里。附近又有大量的鞑子骑兵活动,明军只要一出城,就会遭受鞑子骑兵的堵截。他指挥的湖广军,战斗力尚且不及秦军,骑兵的数量不足,野战哪里是鞑子的对手?

    如果朝廷真正要解决高阳的危机,应该是从京师立刻出动骑兵,又或者是命令天津卫的吴三桂出动。在京师的周围,已经没有太多的鞑子骑兵,鞑子就算要拦截,也拦截不及。只要吴三桂等人及时赶到,还是可以救出孙承宗的。只可惜,兵部没有这样做。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京师的兵力,没有崇祯皇帝的批准,谁也不敢动。至于天津卫,懿安皇后还在那里呢,吴三桂调走了,谁来保护懿安皇后的安全?万一懿安皇后被鞑子掳走,遭受侮辱,兵部的人岂不是要全部自杀谢罪?

    因此,这次驰援高阳失利,实在不是卢象升的错。一向不咋样,屡屡被人诟病的兵部,这次倒也没有大的责任。要追究,是应该追究崇祯皇帝和懿安皇后两人。因为两人的关系,兵部不得不左右腾挪,派遣卢象升北上救援高阳。只可惜,崇祯皇帝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于是,他就成了替罪羊了。

    “唉!这个张嫣!真是不吉利!”

    “一出门就害死了两个人,一个孙承宗,一个卢象升!”

    张准接到相关的情报,只能是无奈的默默叹息了。

    如果张嫣现在在他的面前,他会兜头就给她一巴掌。别以为她是女人,自己就不会打她。看看她做的什么事。她要不是逗留在天津,吴三桂的骑兵,就可以随时出动,解救孙承宗。只要孙承宗不死,卢象升就不会被追究责任。只要孙承宗和卢象升都还在,朝廷还有几分苟延残喘的希望。

    现在,孙承宗死了,卢象升下狱了,朝廷除了洪承畴,吴三桂,还能有什么人?不要说杨嗣昌这样的小人。嗯,还有一个孙传庭。但是孙传庭的手腕,太过狠辣,就好像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对自己人,还是对敌人,都有可能造成损伤。用不好,这把双刃剑就会刺伤自己。换言之,就是孙传庭此人,难当重任。

    “算了,我这是在担心什么?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崇祯将自己的人才都折腾光了,不正是虎贲军需要的吗?”

    张准忽然摇摇头,自嘲的自言自语。

    听到孙承宗自杀,卢象升被下狱的消息,张准的确内心不舒服。尽管从利益上来讲,这两人的离开,对虎贲军是有利的。或许,卢象升,史可法等人,都不应该是这样的下场的。如果不是崇祯做皇帝,他们应该有更多发挥才能的地方。

    正月二十八,虎贲军接收到皇太极送来的两千匹战马。在战马的质量上,皇太极倒是没有搞鬼,中规中矩,不算好,不算坏。陈国喜老人仔细的看过以后,没有发现问题,张准也就收下了。于是,鞑子派来的人,也开始清理董家堡的外面尸首。

    在此期间,董家堡的周围,暂时是安静下来了。张准刚好抽时间来亲自落实青龙军团的组建和训练。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