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675章 虎贲军的大运河战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5章 虎贲军的大运河战略 (第3/4页)

放任他们不管的。要是鞑子到来,朝廷的官军,肯定会来解救他们的。

    结果,他们遗憾的发现,鞑子的屠刀举起来了,朝廷却放弃了他们,官兵根本就没有出现。在鞑子的屠刀下,他们一片片的倒下。残存的人群才幡然醒悟,急急忙忙的到虎贲军的控制区域来避难。

    但是,不论如何,既然他们进入了虎贲军的控制区,虎贲军就有责任解决他们的粮食问题。难民的数量这么多,需要的粮食当然也多。而在战乱时期,粮食永远都是最关重要的问题之一。其实,张准在大量吸收各地难民到来山东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粮食压力。

    德州最宏伟的建筑,乃是漕运衙门。张准的指挥部,就设置在这里。坐下来以后,张准很惬意的伸了伸懒腰,舒展着自己的筋骨。在滹沱河的南面跑了好几天的时间,还真是有点辛苦了。连续的骑马颠簸,再厉害的人都难以承受。其他人都以为张准要休息一会儿,便告辞离开。张准将刘航给叫住了。

    “城内的粮食可以坚持多久?”

    张准缓缓的问道。

    “半个月。”

    刘航谨慎的回答。

    他解释说,当初,驻守德州的官军,就准备放弃德州,坚守济南城的。因此,城内并没有太多的粮食储备。外来的难民,更是没有携带多少的粮食。绝大部分的粮食,都集中在济南城。虎贲军在莱州府有粮食,可以解决部分的问题。

    但是,从莱州府到德州,路途遥远,又不靠近水路,粮食运输困难,消耗也大。因此,从莱州府运送大量的粮食过来,不划算。至于从济南城将粮食运来,难度同样比较大。因为,济南城聚集的民众,比德州城多得多,那边的粮食压力,同样很大。

    “有别的办法吗?”

    张准有意无意的说道。

    刘航明白张准的意思,看看四周,然后低声的说道:“大人,有句话……”

    张准不假思索的说道:“说!”

    刘航低声的说道:“临清有三十艘漕船,每艘漕船的上面,都有至少八百石的粮食。”

    张准神色微微一动,谨慎的说道:“确切吗?”

    刘航低声说道:“确切!不过,有漕丁把守!”

    张准有点疑惑的说道:“为什么漕船不往回撤?逗留在临清?”

    刘航低声的说道:“据说是准备在临清卸货,然后运送给洪承畴的,可是由于路上的道路不安全,可能会受到鞑子的长途奔袭,便耽搁在那里了。”

    张准缓缓的点点头,缓缓的说道:“行!我知道了!”

    刘航就告辞去了。

    张准在原地慢慢的踱步,目光熠熠的盯着外面的庭院。

    运送给洪承畴的粮食……三十艘漕船……每船至少装载有八百石的粮食……总共是二万四千石的粮食。换算过来,就是四百五十多万斤。节省一点用的话,至少可以帮助德州城里的民众,度过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让虎贲军做很多的事情了。

    最最关键的是,这些粮食,都是装在漕船的上面的。从临清到德州,运河还是畅通的。只要虎贲军控制了这些漕船,就可以直接将漕船驾驶到德州,然后卸货。用漕船来运载粮食,要比陆地上运输快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临清到德州的水路,大约是二百四十多里。要是漕船航行的速度正常的话,两个昼夜的时间就能够到达。相对于陆地上的运输方式,可是要快得多。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张准就将这批粮食据为己有了。至于洪承畴那边,自己想办法吧!

    “好事!”

    忽然间,张准想到了什么,霍然站起来。

    “来人!”

    张准大声的叫道。

    “大人有什么吩咐?”

    陆伊典急忙进来。

    “帮我把大运河的地图挂起来!”

    张准兴致勃勃的说道。

    陆伊典答应着,从旁边的地图背包里面,找到相关的地图,

    张准站在地图的面前,细细的打量着。他刚才在计算临清和德州之间的水路距离时,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内容,就是虎贲军的战略展开问题。京杭大运河,真的非常巧妙。虎贲军的战略,完全可以将大运河纳入其中,并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张准眼下在德州,看似孤立无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其实,这都是视觉上的错误。实际上,通过大运河,他可以直接连通最北方的天津卫、京师,连通南方的扬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