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追封汝父梁郡王(一更) (第2/2页)
把整个西域打下来,甚至连西域的规划都给他想好了。第一步,武德四年先把天山南路与天山北路占领下来,设立北庭都护府。 贴心,太贴心了! 李渊当着裴寂的面狠狠的夸了一通陈应,陈应此举不仅打败了统叶护,其实更大的还是威慑了颉利可汗。 想想也可以知道,统叶护可汗麾下二十万大军连一个月都没有撑下来,颉利可汗的三十万大军绝对也强不到哪里去。更何况,陈应把他的旧部东宫左右卫率和左右司御率共十八个折冲府调到了太原,就距离定襄不过二百余里,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李渊了,而是颉利可汗,有这么一支虎狼之师在卧榻之侧,他恐怕连觉都睡不好了。 裴寂装模作样的道:“太子殿下是一个命好的,门下文有王珪、李瑗、魏征裴矩,武有陈应、李世绩、尉迟恭、罗士信等,可真是人才济济啊!” 正所谓说着无意,听着有心。李渊的心顿时揪起来了。 裴寂所说的话不错,太子的实力不知不觉中,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特别是陈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陈应一人,胜过十万雄兵。而李世民如今却非常凄惨。 李渊想了想道:“裴监,你说调李世民任凉州大总管如何?” 裴寂眼皮一耷拉,顿时就明白了李渊的用意。 陈应西征,虽然说前期可以依靠大败统叶护可汗这一战缴获的物资支撑,可是这旷日持久的西征,光靠陈应在战场的缴获的那些物资,恐怕远远不够,这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然而,谁都知道李世民与李建成不合,让一个不是李建成的替陈应守住后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就等于把陈应的命根子交给李世民,李世民只要稍稍动点手脚,陈应就有可能面临弹尽粮绝的窘迫局面。 裴寂非常聪明,他知道皇宫里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他的任何一个态度,都有可能会传到外面,有李渊在,他是李唐朝廷李渊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第一人,可是李渊终究会老去,可是一旦日后秋后算账,他倒不怕,可是他怕他的后代遭殃。 裴寂躬身道:“臣全凭陛下作主!” 李渊点点头道:“让中书拟旨,如今道宗镇守边陲,以寡制众。从前魏朝任城王曹彰有退敌之功,道宗勇敢,与之相似。擢升略阳郡公李道宗为任城王,赐左千牛卫将军。” 裴寂点点头道:“臣奉诏!” 顿了一顿,裴寂又道:“陛下,陈大将军这一次有灭国杀王之功,应如何赏赐?” 李渊沉吟起来。 陈应最大的问题是,他不是宗室,不能直接封王。然而大唐虽然有异姓王,可是这些异姓王,李渊用他们只是权宜之计,找机会都会把他们撸下来。偏偏陈应如今已经是从二品镇军大将军,爵位也到了一等开国公爵。 怎么赏赐陈应也是一个头疼的大问题。 李渊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所以然。 裴寂手里捏了捏手中的那张纸,这张纸就是一张凭据,可以在大唐通利钱庄的任何一个钱庄里支取五万贯现钱,当然五万贯对于钱庄也不是小数目,需要提前半个月预约。 这是马周送给他的,马周说这是他主上的一点心意。 裴寂想了想道:“陛下,臣听闻陈应如今有一庶子,随其母白城县主之姓,名曰李嗣业,既然陈应赏无可赏,不如赏赐其子,为大唐开国武功县侯!” 李渊一听这话,感觉心中像吞了一颗苍蝇一样恶心。陈应是李秀宁的驸马,如今册封李道贞的儿子,让李秀宁情何以堪? 李渊不光是大唐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父亲。 他想了想道:“此议不妥,朕以为,如此还不如恢复其父名誉,前隋炀帝将其父从梁国公、上柱国、大司马的职位上流配岭南,惨死徒中,不如朕恢复其名誉,追封其为大唐梁郡王、大司马、上柱国。” 对于李渊来说,这其实是最好的办法。追封一个异姓王,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当然最省事的是,这不算开了一个恶例。更何况,大司马也好,上柱国也罢,都是虚的。 裴寂笑道:“陛下圣明!” 李渊又道:“厚此薄彼也非人道,让礼部造册,追封其母杨氏为梁国夫人!” 说完这些,李渊叹了口气道:“看样子,今年咱们又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裴寂闻言,深有感触。自从他佐命开唐以来,可真没有过过几天安生日子。武德元年浅水塬大败,西秦军直接杀到长安西八十余里的泾阳,武德二年,刘武周将河东之地打成一片狼藉。唯独今年还算好些,至少可以放心睡几个安稳觉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陛下,轘辕急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