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81.重返大清(86)万字更 (第3/6页)
,很少有人盯着人家看。 看着那些小商小贩脸上洋溢着自信,跟洋人做起生意来也是有来有往,半点都不含糊。林雨桐的眼神就有些复杂。想起那个曾经一度贫弱的国家,百姓见了洋人,要么是惧怕的,要么是逢迎的,在路上走着,见了洋人那得是先让道的。 哪里像是现在这样……如此……真好! 林雨桐紧紧抓了四爷的手,这些年的努力总算不是白忙了一场。 四爷拍了拍林雨桐,收起眼底的湿润,一扭脸叫苏培盛在一家小饭馆门口站着,就拉了林雨桐过去。 苏培盛陪着笑:“爷,别看这家的门脸不大,却也是老字号了。蟹粉狮子头做的,算是扬州一绝了。” 那就去尝尝。 不大的厅里摆着四五张桌子,人都坐的满满当当的。只角落里空着一张,想来是苏培盛订的位子。 两人过去落座,四爷给了苏培盛一个眼神,他才干在下首陪坐了。才还没上来,就又进来俩人,左右看看,见没位置了,就朝这一桌走来。 掌柜的是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人,看来跟这俩客人熟悉的很,“是您二位掌柜啊,今儿怎么得空来了?” “就好你家这一口。想的慌了。”两人中黑胖的这位接过话茬,一边说着,一边就要在四爷对面的位子上落座。 苏培盛赶紧拦了,这都什么人啊?就敢往这里坐。 四爷还没来得及拦,那白面少须的就笑了,“看来三位是生客,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他指了指其他几张桌子,“几位瞧瞧,那都是拼桌的。不坐满一桌,不开别的桌。老扬州都知道。这是店里的老规矩了。” 掌柜的赶紧点头,“是!打从我祖爷爷起,就有这规矩了。” 四爷朝苏培盛摆手,对那俩客人笑道:“坐吧。原是我们不懂,还往见谅。” 都是在生意场中混的人,谁还没点眼力见,一见这三位的穿着,就不敢大意。尤其是有女眷在,倒是显得他们多少有些失礼了。 赶紧拱手致歉,又是多有唐突的话。 林雨桐浑不在意,“坐吧,如此大家方便。” 两人落座了,冲掌柜的喊了一声:“老规矩!” 这就算是点菜了。 一张桌子上坐着,不说话挺尴尬的。做生意的少又不健谈的,跟谁三两句都能说到一块去。 茶上来了,两人主动给四爷倒了茶,正要给林雨桐倒,就被苏培盛抢过去了。 四爷怕两位尴尬,就主动搭话,“两位贵姓?” “免贵姓方……”黑胖的笑眯眯的一张脸,“是前头锦绣绸缎铺的掌柜。这位……”他指了指边上的人,“这是泰和当铺的二掌柜,姓王。” 四爷跟人家寒暄,道了一声幸会。只说姓金,带了家里的老管家出来。 话还没说话,王掌柜就说话了,“一听就是京城来的。走的旱路吧。” 四爷点头,“是啊!过来瞧瞧热闹。” 这方掌柜就笑:“老兄在天子脚下,什么没见过,巴巴的赶到了咱们扬州,可是有好买卖要做?” 这个问法倒是不稀奇,很多京城的商家,将囤积的好货,趁着这个时候带到扬州,定是能卖个好价钱的。扬州地面上不知道多少人到处踅摸好物件呢,这回来了这么多贵人,都得意思意思不是。不求给什么特殊照顾,就是个人情往来。你说人家都送了,咱们不送这合适吗?你说送了这个,那个不送你合适吗?好些官员,家里的女眷这些天是哪里也不敢去,天天起来就大妆,等着太后或是皇后召见呢。你说这去了不能空手吧,礼得奉上,还得给皇子皇女吧。就更不要说跟来的那些京城大员了,意思都要到的吧。 但这些人是那么好巴结的?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人家的喜好是什么啊?送礼就得往人家心坎上送吧。 于是有那精明的商家,就根据这些出行名单,搜寻了对应了好东西,跟着圣驾,走旱路一路追到了扬州。货一到地面上,根本就不愁销路。价钱只管往上要,人家都不带二价的。 因此,这位方掌柜才有这么一问,还觉得非常理所当然。 四爷跟着点头,“还算侥幸,卖了个好价。” 两位又是一顿恭维,这姓王的掌柜还说:“以后有了好东西,只管运过来,咱们互惠互利嘛。” 很有拉个生意伙伴的意思。 方掌柜在一边敲边鼓,还不忘回头催促:“菜快着点……” 话音才落,店里的掌柜就亲自带着伙计来,伙计手里端着几样小菜一壶酒,“几位先吃着喝着,菜马上就得……” 王掌柜回头,“怎么今儿的菜有点慢啊。” 这边一说,另两桌也有何人跟着起哄,“可不是?怎么了这是?” 掌柜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