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90.悠悠岁月(7)三合一 (第3/6页)
来,“这事姥给你准备的。咱们一人两个。” 是老粗布的被里子和褥里子。 林雨桐就笑着接了,“两床被子就行了。以后再添……” 英子轻轻的推了她一把,“别犯傻。咱们自己准备两床,他们家怎么找也得准备两床。要不然有了孩子,叫孩子盖什么?” 特别现实的问题。 可林雨桐想说,你真想多了。金大婶压根就没想给其他三个儿媳妇准备被褥的想法。听说最近在家里淘换棉花呢,按照数量,只够给金满城的。 她这么说,把英子气的差点倒仰过去,“哪有婆家不准备被褥的?” 她这一出声,把蔡婆子也给招来了。祖孙三个围在炕上絮絮叨叨的。 蔡婆子说英子,“我说招赘,你不是不怎么愿意吗?” 谁不愿意了? 是你改主意了。 英子憋着嘴,“那您看您都找的是什么人家,穷根扎到三丈深了……” 不管有多少不满,婚事该准备还得准备。 小老太是个特别懂人情世故的老太太,那边蔡婆子给自己准备的跟英子是一样多,她这边准备的时候就给英子也多了一份一模一样的。 那边多认回一个外孙女,她这边就只当是多认了一个孙女。 被褥衣裳这都好说,就只这家具,该怎么办? 如今都讲究个三十六条腿。可金家的条件,十六条腿都凑不齐。这陪嫁的时候就得想办法给添置了。 林雨桐对这些是不怎么上心的。 她跟四爷的家她有自己的规划,就是给自己三百六十条腿,到时候该扔的还是要扔了的。 小老太说给做一对的大箱子。林雨桐说行。 其实这玩意一点都不好用,以后的衣服人家都不放在包袱里包着,而是放在衣柜里挂着呢。 两人讨价还价,最后定下来的嫁妆就是一对大箱子,一对热水壶,一面镜子,两洋瓷盆子,两对毛巾。被褥两套,枕头一对,枕巾一对,衣裳四身。 小老太还特别说明,“四身衣裳都是给你的衣裳,老四的衣裳,叫金家自己准备去。” “我上哪给你们都弄新衣裳去?”金大婶手里正在给藏蓝色的中山装订纽扣,衣裳是给老大的,结婚当天穿的。 至于其他的三个儿子,金大婶是这个说的,“找人借去!穿一天给人家一毛的喜面前。” 说完,大概也觉得这么不好,脸顿时就苦下来了,“那你们说怎么办?要是你们错开时间,这衣服你大哥穿完你们还能换着穿……” 不够丢人的呢。 反正不管怎么不凑手吧,结婚的日子都定下来了,就定在八月二十三。 过了中秋,天就凉下来了。 林雨桐早晚都开始给老太太烧上炕了。炉子也都烧起来了,家里只有两个人吃饭,如今都很少去厨房做了,炉子就行。 烧的都是四爷想办法给弄来的,不管是硬柴还是煤渣。 去畜牧站的时候,乔站长又站在猪圈跟前,瞧那两只跟吹气球一样长起来的猪,这位不是傻的,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如今对这两只猪的上心程度,比对他家的孩子还高些。 也因为如此,对林雨桐的态度,那真是没话说。 小姑娘要结婚?没问题,大手一批就给了十天的假期,更表示一定会去参加婚礼的。 不光如此,还提前给林雨桐弄来了不少票。像是油票布票,都有。 更有一些工业券,买个香皂牙膏这些东西,都很方便。 林雨桐抽空去了一趟县城,不光把这些都换成了东西,还弄来了好几斤毛线。给老太太织毛衣毛裤,剩下的给蔡婆子织了一个背心。 小老太嘴上不说,心里挺美的。 “咋不给你姥爷织毛衣呢?”嘴不对心的这么问。 林雨桐就故意小声的道:“您穿在里面,别叫人给看见了。您是谁啊。谁能跟您比?” 果然,小老太就更高兴了。 可别说不在乎认不认的事,其实谁心里都是在意的。 这边安抚了老太太,那边林雨桐就开始心疼四爷了。如今是天气吧,正该是穿秋衣的时候。早晚只怕得穿上线衣才不冷。 可四爷身上是啥?衬衫加薄外套。 早晚咋办?就是棉袄了。 身上把一年四季的衣服都穿着呢。天热点,脱一件。在热点,再脱一件。 把林雨桐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