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24.悠悠岁月(41)三合一 (第5/6页)
拉起来了。有车的来车,各自带着工具,跟着就去了。 千亩的果园啊,得多少劳力才能修成去样子来。 老二能愁死。可这百十多人呢,都是来帮忙的,不要钱,一人平均下来不到十亩地的样子。对壮小伙来说,十亩地算个啥,没几天就修整的明明白白的。 明年栽果树,今年还来得及种一茬秋粮。 等四爷和林雨桐收拾了东西,带着老小又回来的时候,那边粮食已经种上了。 小老太就说林雨桐:“你看!你也别觉得麻烦,要是没那些麻烦,你现在就得自己麻烦了。秋种谁不忙?不是还都照看的给你弄好了。要是有办法,谁愿意麻烦别人?都心里过不去呢。你好好的接待人家,把人家的脸面给兜住了,人家在外面就愿意多给你几分脸面。你行了春风,自然就有了秋雨,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也就是抱怨几句!又不是真啥也不明白。 反正回来后,走哪都能碰见热情的熟人。出门说买点菜吧,要开火做饭了。 后面也有种着的,但英子的食堂用的多,这一茬今儿全摘了,英子喊说去食堂拿,林雨桐说我拿了你还得买,谁买不一样吗?你忙你的去,我这边别管。 结果去市场,一分钱没掏,带回来俩大篮子。 买菜的都是周围这些大妈大婶子,自家种的吃不了,就带过来了。厂子里的工人会买,有时候弄个没有炉子自己也做饭嘛。 见林雨桐买菜,这个塞一把葱,那个塞一捧子蒜,西红柿给你拿几个,自家种的不酸,回去给孩子吃去。那个说黄瓜多,估计都卖不完,给你拿吧,一装就是半篮子。 带回去后吓的林雨桐都不敢再去买菜了。 何小婉带着清涓过来就笑:“我过来就是跟你说的,我那边种的不少,赶明去我那边拿去。”说着就把篮子里的脆瓜给清宁,“吃去吧。甜着呢。” 今年安装了自来水了,就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老二在家照看着给安的。不光给院子和厨房安装了一个,还给厕所的水瓮上叫人按了。 院子里的那个还专门砌了水泥池子,清宁个子高,踮着脚尖也能够得着。把白白的瓜拿在手里拧开水龙头就洗。水肯定会溅出来,不过夏天嘛,没事。 人家小姑娘都爱穿裙子,尤其是那种那种特别流行的白色蓬蓬裙。那料子是不舒服,但对小姑娘来说,就是漂亮,好看。 林雨桐回来的时候,给清平和清宁各买了一条,清平穿着挺高兴的,臭美的捏着裙子边,努力叫自己边的跟个淑女公主样。但清宁就不行了,试了试,就嫌弃的脱了。换了小老太用棉布给做的小褂子和小短裤。露出纤细白嫩的胳膊腿来。 这会子被水溅到身上,她也只低头一看,就不管了,把瓜洗了拿在手里甩了甩,小心的咬了一口。 为啥小心呢? 因为开始换牙了?回来前掉了一颗门牙,如今已经长的半大了。可边上没掉的那颗牙一边摇摇欲坠就是不肯掉,一边下面又顶上来一颗。她吃东西不敢大意,怕不小心绊了牙。 小老太说,“没事,掉了才好呢。要不然这个不掉把下面挤上来的牙都逼的长歪了……”大门牙不好看,可丑死了。 丑就丑!但是就是不受那疼。 不是自然掉的肯定会疼的嘛。 反正是挺有主见的,不管谁说什么,该不听就不听,谁拿她也没法子。 林雨桐瞧了一眼,就收回视线了,继续跟何小婉说话。孩子换牙也没那么邪乎,长一长大部分都是能长整齐的。 何小婉却逗清宁去了,问她,“甜吗?” 清宁正在吸甜瓜里的汁水,最好吃的就是这个了,“甜!熟透了。” 这瓜脆甜,确实是好吃。叫什么学名不知道,当地把它叫‘白兔儿’。熟了之后白白的,从皮到瓤都好吃。跟后来引进的那些个国外的甜瓜品种是不一样的。好吃是好吃,就是产量低,保质期短,不耐储存不好运输。自家种了吃还行,在家门口卖也行,想运出去就难了。 说的正好呢,清宁的声音突然就悠悠的传来,“去年还吃我爷种的瓜呢。年年我爷都给我们种……回来前我还想今年吃不着了,谁想三伯母种了……” 何小婉愕然:“这你都记得?” 孩子的记忆有时候特别短暂,记得快忘的也快,没想到这丫头这记性这么好。 她就笑:“说不定她奶真说对了,咱家这俩大姑娘,怕是要出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