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59.悠悠岁月(76)三合一 (第5/6页)
几十块钱的工资。过年回来的时候说是雪梨这不好那不好,冬天洗衣服洗碗都是叫她用凉水,手都生了冻疮了。雪梨的家人就很不高兴,说你那冻疮是往年冻出来的,天一冷就复发了,怪我家雪梨干啥。城里有暖气的,屋里用凉水其实也没那么冷的。各说各有理,雪梨也不叫敏儿再去了。还不是一样得在地里干活。还比清平和清宁小了一岁。那燕儿虽然上学,但是回来得做饭,吃完都刷锅洗碗然后再跑去学校上课,十次得有九次是迟到的。晚上回来帮着带弟弟,等弟弟睡了才能写作业。 四爷看清平的手都糙了,就说:“跟四叔去县城吧,想回来四叔带你回来。” 清平摇摇头:“不了!家里正忙着呢。我还能帮把手。” 老二就笑的特别骄傲:“我就稀罕我家闺女,特别懂事。” 不是爹妈不疼孩子,而是这么一种环境下,所有人说起懂事的孩子都是那种,帮着干家务,学习还好。你说就是你看那谁家的谁谁谁,干活是一把好手,学校里也不耽搁。就说那孩子如何知道爹妈辛苦,如何如何的懂事。 别人家的孩子那都是榜样啊。 孩子就在这样的榜样的感召下,懂事了起来。 知道体贴父母辛苦,知道帮父母分担压力。 不能说这样的教育是错的,这要农家教出来个大小姐小少爷来,那才是要闹笑话的。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影响出了什么样性格气质的人。 不是所有的孩子跟清宁似的,家里有保姆,爹妈给他们能提供一辈子的生活保障。在老二看来,不管啥时候,勤快、肯吃苦,有这两点,将来就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清宁回来的时候就说:“我二伯这人心软,也心狠。” 觉得对孩子下得了狠心。 可农家的孩子,要是连勤快和吃苦都做不到,将来又能依靠什么呢?爹妈给不了帮助,在自己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要靠着亲戚过日子。人得自立自强,就得对自己狠点。 去了几回镇上,看了几回果园,就不去了。别人都忙,他们帮忙干不了一小时,就受不了了。 没地方去玩,四爷傍晚的时候就带着俩孩子去三里庄哪里修的堤坝去游泳。 那边游泳的人还不少,有那野钓的也在岸边玩呢。 林雨桐跟着去,却不下水,下水的女人基本绝迹了。清宁也只等到天黑了,才敢下去。这么多人看着,怪难为情的。 连着去了三次,清宁都觉得岸边有个老太太盯着自家妈看。 她这么跟她妈说,但却没有回头去指。 林雨桐早知道了,那是当初那个养母的娘家妈。她肯定是知道自己,也认出自己了。但是就是不敢上前来的。她笑了笑对闺女道:“没事,看看就走了。” 要不然还能如何? 以为不会如何,却没想到林家大姑来了,带了一对夫妻,就是当年的养父母。 想过他们可能会找来,没想到是以这样的姿态出现的。 当年是他们从林家大姑手里抱走了原主的,也是他们将七八岁的孩子又给遗弃的。 不牵扯什么虐待不虐待的,可遗弃了就是遗弃了。 但有些人不这么想,就比如林大姑,“再怎么说,也养活了你七八年了。你也生孩子养孩子,知道那从吃奶的娃娃养的能满地跑多不容易。” 这是要自己报恩啊。 林雨桐就打电话给林玉珑,叫他给林家成说一声:“……大姑说养了我七八年,那就叫爸跟人家算算这笔账……” 你们是替林家成养闺女的,找他去。 我如今认了他了,病了也给钱,这算是赡养了。七八岁以后是小老太养的,这个恩林家成还不上。这不是来了一个讨要能还上的恩情的,那叫林家成去算去。 自己半赡养着他,反正病了是给钱的。那他就得半养过自己,要算你们坐一块算去。 这两口子拘谨的很,谁能想到当年的小姑娘,如今当了大官了。 林大姑戳了戳那当妈的:“自家的闺女,说话啊!” “桐!”这女人张嘴了,“你弟弟……” 还是为了工作的事。这弟弟弄了个民办教师的工作,在村里的小学教书呢。如今也是听到信儿,想往开发区这边来。 这边没絮叨完呢,林玉珑气喘吁吁的赶来了,就问林大姑说:“姑啊!你咋就不知道远近呢?你是跟我姐近,还是跟他们近?你来给我姐惹麻烦,你到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