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66.悠悠岁月(83)三合一 (第3/6页)
到相关的记载和资料。 有了这个噱头,就更有了开发的价值了。 四爷就把这位投资商有意投资豆腐加工的事跟他们说了:“咱们也是不打不相识。这样好不好,做错的那些后生,叫他们去自首去。讹诈、路霸,总是违法的。别的人,咱们既往不咎。我们来,也是陪咱们的投资商,实地考察的,跟别的都不相干……” 这可真是太好了。 讹诈这样的罪名,判上一年半载的,跟逃出去四处流浪有家不能回,那可是好了太多了。 严厉心里点点头,这样安排比被人扣在这里好多了。 堂堂的县z,被群众给扣住了。这是什么好名声? 但如今却不一样了,谁不说这事办的大气。 这可不是自己所管辖的村子,是隔壁县的。两人给别人治下的百姓办实事,在为了拉拢一个客商而大打出手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作为是不是显得特备有胸怀,有度量。 还以为是两个处级干部出事了呢,没想市里打发人来,省里也打发人来了,结果看到的就是友好的洽谈场面,合同都快谈拢了。 这个事情处理的堪称是完美。 明光过来接人,在隔壁县几位领导面前,那是相当有面子的。又跟上面的领导介绍四爷,这个夸那个夸的。 省里一位主管招商的副省因着客商出事了,亲自来了。一听这话,就笑:“有宝贝就得藏着,你这么炫耀,我得忍不住要从你这里借人了……” “借可以,给却绝对不行。”明光知道这对于金满囤来说是好事,往上走的路就是这么给打开的嘛。 说说笑笑的,等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回来梳洗了就睡,只简单的说了几句。等起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三点半了。 还是饿醒的。 出来准备梳洗,见客厅里俩姑娘在看电视。 一个叫爸爸,一个叫四叔。 四爷点头,“你们看吧……”又问清宁,“你妈呢?” 清宁往厨房里一指,林雨桐刚好探出头来,“去洗澡,过来吃饭。” 家里有张嫂,林雨桐下厨的时候不多。也就是这几天在家里躲懒了,才给做点。 酿皮早就凉了,切成宽条,用麻酱调料给拌了,酸辣酸辣的,四爷一口子吃了三碗。 俩孩子都瞧着馋,一人给吃了半碗,还是一副不解馋的样儿。 吃饭的工夫,四爷把事大致给说了。 林雨桐点头,四爷绝对不是为了严厉说的那些原因才办这些事的。 碰上了,恰好伸把手就能叫那么些人过的好些,这理由就足够了。 清宁在县城呆了三天,觉得脚上的伤真的不疼了,就想着要回去。请一个星期的假对她来说,意味着会缺很多课,都到下半学期了,肯定会影响成绩的。 镇上的初中,对学生的成绩也抓的紧的很。 一个年级大概三百多个人。一月考一次试,月考嘛。考完就排名次,有个百名榜。 前一百名,写在黄纸上,贴在公示栏里。 前二十名的名字,是用金粉写的,闪闪发亮。其他八十名,就是黑色毛笔书写的,整整齐齐的。 其实,镇上的中学,把考上普通高中的都算上,也不到五十个人。 只能说,考试也带着偶然性,后五十名要是运气好,还是有可能考上的。往年都有这样的例子。 所以才有了百名榜。要是没上过榜的,就不用考虑了。压根就没有考上的可能。 清平跟清宁说:“我们老师在班上都跟我们说了,要是觉得实在是学不进去,就出去打工。而且他给介绍地方。说是南方一个电子厂,试用期半年,每个月一百五。过了试用期,都是二百多块钱,每年都会长。要是干的好,挣的更多。好几个学的都差不多的都不打算念了,说是中专毕业也不一定能挣这么多。我就说没文化一辈子挣的都是那点下苦力的钱了。我们老师就斜眼看我,还说什么人就得有自知之明,自己是块什么料子,自己要清楚,不要好高骛远什么的……我觉得这是说我呢。” 清宁知道,清平的成绩不差,全年级二三十名。不算是尖子生,但放在他们班,也妥妥的前五。中专或许成绩够呛,但是普通高中还是能上的。 普中每年考上大学的不多,本科一本这就不要想了,二本的话,应届生也就那么一两个,三五个算是丰收了。加上大专每年也不到二十人的样子。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