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70.悠悠岁月(87)三合一 (第5/6页)
老二就问老三的生意:“不受影响?” “主要是批发,外省走货呢。影响不大。”老三抿着酒,“如今这生意也好做,价钱上,能稍微低一些,人工成本比南方要低。” 老二对生意这事不是很懂,倒问了老三的私事:“找个正经女人,好好的过日子……” 要说老三身边没女人,这个说不好。 何小婉说有,老三从来不辩解,那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都觉得老三应该有,离婚了,别管何小婉承认不承认,都离婚了。有有钱,还年轻,身边只带着个小闺女,真说起来,这条件就算是找个年轻的姑娘,也找的着。 可一直也没听老三说过要结婚的事。从来都不见提。 老二问了,老三才道:“算了吧!如今跟我的,有几个是图我这个人,而不是看上我的钱的。犯不上的!” 话也是实话,钱叫别的女人花了,倒不如给孩子留着。 可这年纪才哪到哪? 林雨桐就说:“你俩这不清不楚的,将来我三嫂还是得怨你……” “不用等将来,现在都怨我呢。”老三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之前闹了好几次了,去店里闹,不出面都不行,问自己啥意思?这日子能过不能过?能过就过,不能过别耗着她。 “我当是就说,有好的,你只管去。觉得孩子是拖累,你给我扔着。”老三苦笑,“我心里不是滋味,但总想着,好歹孩子是解脱了。” 说的是清辉。 她真走了那一步,清辉肯定是带不走的。扔给他,他反倒好接手了。 问题是,你这边不结婚,那边何小婉心里还是觉得你俩没分开,还得跟着你耗着。 成了个死结了。 这个事就没法说了,跳过这个话题,四爷就提醒两人,“手里别攒钱,趁着钱还值钱,不管是投资也好,还是干别的也罢,不要放在银行了……” 通货膨胀这个词老二老三听不懂,但是钱不值钱了,这个道理他们懂。 反正是啥都涨价了。 老三坐生意的,最敏锐,出厂价每次都涨,他怎么会没察觉。 老二就叹:“本来日子就不好过,钱还偏偏就不值钱了。” 农民觉得难,老三说:“那是没见那下岗的,日子比咱的日子也不轻松。” 这才说了下岗没两天,老大两口子来了,这回两口子机灵了,说是找林雨桐来问问,看看在哪里能买到铺面? 这可真是…… 林雨桐不能问人家有钱没,只能委婉的问:“打算花多少钱买?”按着你能出的起的价钱,给你寻找合适的铺子呗。 李仙儿就笑:“我们买断工龄了,我跟你大哥两人,人家给了五千块。” 买断工龄?! 也就是这笔钱拿到之后,以后他们就跟单位没一毛钱的关系了。 林雨桐微微皱眉,五千块钱?如今真不算多的。 她跟两人说涨价的事,“一斤米都涨了好几毛了,更别说铺子。我二哥三哥家的铺子,那是最早期,开发区最早投入建设的项目。那时候周围这一片还都是农村。也是预售的,当时的商业街还是荒地。所以那时候便宜,五千块能买两铺子。可现在呢?开发区都完善了,也逐步成熟了。县政府都往过搬迁,成县中心了。这五千,就是偏僻的地方,现在是一间铺面也买不下了。” 一间铺子都买不到? 两口子的脸色就不好看,“涨的这么快?” 林雨桐点头:“要么,你们就是考虑在商场买个摊位,不大,能摆上俩柜台。要么,就是在镇上,镇中心的位子买院子,前面当铺面,后面盖房子。”这么算,钱是够的。 金满城就说:“实在不行,买房子也行。住到县城来,再找活干……” 这也是个思路。 “两居室……如今得一万多,五千不够一半,去银行贷款的话也行,就是一月得一两百的月供。”林雨桐就起身,“要不,咱们去看看?不在开发区的话,房子就便宜一些。像是一些旧家属院,三五千绝对能买到。” 转来转去,耗了林雨桐大半天的时间,两口子不买了。 看了开发区这边的房子,再看老城区的房子,这一对比,就觉得花钱买个旧屋子不划算。想买好的吧,主要是怕每月一两百还不上。没稳定的收入谁敢说就一定能还上。 然后气哼哼的,“不买了!太平镇一样的住。回去就盖房!坚决盖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