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77.悠悠岁月(94)三合一 (第3/6页)
有编制的,赚不了大钱,但是稳妥。老二学了个手艺,在开发区小吃街租赁了小摊位,卖个凉皮米线肉夹馍。别看生意不大,但钱也不少赚。听说也买了房子了,在开发区比较偏的地方。还没盖好呢。虽然这样的房子便宜,但一个不大的小伙子来说,确实是不容易的。 她带着几分酸溜溜的语气:“城里的生意好做吗?” 啥不是有赚有赔? 赵爱华就笑:“只要肯吃苦,多少总得混一碗饭吃。” 李仙儿低头不言语。 英子也没说话,不知道该咋说合适? 老大家的清丰不念书了,成绩一直也上不去,没一门及格的。 清辉跟英子说过,“我哥是……人家老师叫买资料书,我大伯娘不给钱,说老师瞎收费……然后不交钱老师不让进教室。从我接了两回钱,交了,但成绩也上不去。这次又收下学期的书费,我大伯娘说没钱,缓一缓……然后老师就劝退了……说干脆别上了,反正没钱,也确实是念不动了。” 才念初一吧。 不上学的孩子干嘛去? 林家最后送葬这天,金满城逮住四爷问了:“你说不上学该咋办?总得想个办法吧?” 想叫四爷给安排。 清丰才初一,本身个子就矮小,没长成成年个子更小。一米五左右的个头。 这么点的孩子,咋安排? 不像话嘛。 四爷就说:“不管什么学校,找个学校先念书去。念出来再说。” 这两年,一下子涌出来不少民办学校。什么毕业就发国家承认的中专文凭、大专文凭等等的。电视广告上都是这些。 大家对文凭这东西,迷信的很。 只要有国家承认的文凭,那就去念呗。 学费贵一点,没关系。咱家孩子的成绩不行嘛,混个文凭就挺好的。 好些都是这样的念头。 更有这样那样的技校,多的很。 当初农校改的那所技校,现在是县里最好的技校。省台都有他们的广告,说了,毕业就分配工作。 啥分配工作,不就是裁缝班的去制衣厂这一类的吗? 可哪怕是这样,想进人家学校的也是络绎不绝。 要是清丰想去,对林雨桐来说,真是一句话的事。 如今又开设了什么微机班,学电脑打字之类的。这都能去念的。 哪怕是去学个理发,学个厨师,出来绝对能混一碗饭吃的。 李仙儿一副说笑的语气跟林雨桐说:“……我说他不想念就不念了,也没啥。不行跟着你四婶去,给你四婶当秘书当司机,都成的……”说着还哈哈大笑。 要么说无知是一种福气呢。 这话说出去真得笑点大牙的。 区长的秘书用一初中没毕业的? 司机用一个不到成年还不会开车得现学的? 我是脑子不清楚还是想的太开了?这是不想干了还是不想要命了? 她干脆当没听到似的,跟另一边坐着的英子说话。 清宁跟清平说话呢,声音却不小,“……真以为谁都能当秘书呢?我妈那秘|书文|革后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司机是复员的军人,立过二等功的……” 你一个初中都上不明白的,开这个口,真的太尴尬了。 李仙儿的脸上就有些下不来。 回去就说金满城:“你们金家的人一个都靠不住……” 转天就大包小包的,去市里找雪梨了。求雪梨帮个忙,给安排安排。 去一趟不行,就三趟五趟的跑,估计雪梨实在受不了这个骚扰了,倒是给安排了。去师院当保安,过了年开学之前过去报道。 金满城可了不得了,吹的震天响:我儿子要去市里工作了,人家给发警服…… 英子心说:雪梨这力气出的大了。发警服这就是当警察了吧。那这可是大事啊。 拿了三百块钱,叫老二一起过去。 侄儿的大事,多的没有,这点拿去,刚开始人生地不熟的嘛,有钱傍身人心就不慌嘛。还想着打问清楚了,回来跟桐说一声的。 结果去了之后,老大的下巴能扬到天上去,“看啥看嘛,他以后自己就挣钱了。三五百的那三瓜两枣的,都不看在眼里的……” 老二一看那德行,扭脸就走。你家孩子就算是当了国家主席,我是求到你了还是咋了? 英子还觉得老二这样直接撕开太难看,只当没听到老大的话,掀帘子进去问李仙儿:“给孩子把啥都收拾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