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3.悠悠岁月(100)三合一 (第5/6页)
堵得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起来就跟爸妈还有二伯姨妈说了。自家回来不开火的,吃饭去隔壁。 二伯就说了:“别跟他那人计较,他这半辈子过去了,都没长进。跟他说啥呢?” 吃了早饭,就得回省城了。 何小婉过来,搭顺风车。 只能带着去,还把人送到她住的小区门口,这才开车回来。 “小区很老,是原来的钟表仪器厂吧。”清宁朝后看,“我听谁说,这厂子倒闭了,都下岗了。” 林雨桐嗯了一声,不是东城区的,她对此不是很了解。 何小婉过成啥样,都跟咱没关系。 林雨桐忙着写论文去了,四爷那边科技城开始动工了,都忙活起来了。 清宁的暑假才正式开始了。 跟同学一起到处疯玩,跟毛丽一块,采办上学用的东西。 毛丽是买衣服,最起码得买秋装,到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先买几身换洗的。等熟悉了之后,冬天的衣服可以自己去买。 清宁不觉得她自己有什么需要买的。 衣服挺多的,“我去买几张cd碟片。” 有人送了随身cd机,以前买的那些磁带就不能用了。得换成碟片才行。 两人买了碟片,她又陪着毛丽买了两条牛仔裤,两件t恤,两件夹克外套,两双运动鞋,就结束了。 毛丽羡慕清宁的不得了,“我想要随身听,不过她妈没答应。” 清宁就道:“我这也是缠着我爸给买的。我的随身听给我姐了,她也是想买,我姨妈说耽搁她学习,不给买。我给的这个她还得偷着用。” “我妈是舍不得钱。”毛丽这么说。 从去年开始,上大学需要交钱了。前些年上大学是不要钱的,每月还给生活补贴,后来成了象征性的收三五百,最多不过六百。可如今呢,学费得两三千。 普遍工资一个月四五百五六百的情况下,一年光是学费得好几千,这可不算是少的了。 毛丽就问:“你妈说了给你一个月多少钱的生活费没?” 清宁想到自己这些年攒的钱,家里还没说过这个呢。 她就问毛丽,“你觉得多少钱合适。” “我妈给我三百。”毛丽叹气,“就这都是我妈的大半工资。”说着又高兴起来,“还好我们是师范专业,每个月有一百二十块钱的补贴。这些钱攒着买衣服啥的该是够了。” 也就是一个月四百块钱对大学生来说,过的是有油水的日子。这还得是家庭条件好的。 清宁就觉得,她手里的钱足够上完大学了。 这边才说了钱的事,结果班主任又打电话叫了,“来一趟,省里、市里给你的奖金都到了,过来领一下。” 省里给了两千,市里给了一千,区里是林雨桐当家,本说不给了,但是书记说了,不能假公济私,但也不能因私废公。得公平,这还有文科状元呢。对不对!何况这都是成例。于是拍板,给八百。 这就三千八了。 杨主任回去就说杨东:“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人家上学是赚钱呢,你呢?” 赚钱其实有点夸张,谈不上的。 学费课本费就要两千八,除此之外还有住宿费,住宿费一年五百。 “几人间的都不知道。”清宁算着手里的钱,“还有被褥床单蚊帐这些杂费……”至少得拿四千块钱。 四千块钱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都不是小数目。 班主任还说:“有教辅书学习机这些都找来了,说是做广告,给钱的,你要是不去,我就给推辞了。” 清宁连连摆手:“不去!”家里肯定不让。 要真是答应给人家做广告,除开生活费倒是有些赚头的。 反正就是出门自己去上大学嘛,别管多期待,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上学要准备的各种材料,四爷给她闺女都办好了。 林雨桐呢? “肯定得送你去的。”被褥这些东西,学校是有,但是吧,另外准备一套,等军训完了自己就能换上了。只要用学校的床单被罩,跟大家保持一致就行了。做个面子,里子咱另外准备。 没看宿舍是啥样的,当妈的比较抓瞎。 但是大致的尺寸是固定的,床垫子专门找人给定做了一个。 八月十八,再次请假,送孩子去报名。 清远还没开学呢,正好带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