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6.悠悠岁月(103)三合一 (第4/6页)
炉现在多少钱啊。” 他爸哪知道这个啊。 她妈接了电话,“得两三千吧。” 往后一二十年的微波炉是跟如今的东西是不能比的。别看是做的美观了,但实际是质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林雨桐就问闺女:“要是想买就买一个。冬天周六周天要是想窝在家里看书,不想出去的话,多买几份饭,回来热热吃是一样的。方便。” 然后她闺女摸着微波炉就说:“得空我出去买一个……” 要不然爸妈来了一看这玩意怎么解释? 突然不想叫人知道这是严格买来的。 孩子这边说买微波炉,但电话那头的当爸的恨不能雇个厨子在家里伺候着。 这不现实。 再怎么悬心,日子该过还是得过。 眼看孩子要放寒假了,调令下来了。 好些人都心说:果然!这两口子上面还是有人。 一个去了商务部,还直接是副司长。 一个去了计划w,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都上了副厅了。 再下基层,就是正厅了。这回去,得在京城打熬好些年吧。 这个心理准备四爷和林雨桐都有。两人不着急,在哪里都不过是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而已。 有了这几年的时间,孩子也都大了。以后再去哪任职,这真的就没啥关系了。 两人去的可都是热门的衙门。如今搞开放,搞招商引资,政|绩看的是gdp,所以商务部的地位可想而知。再加上计划w,下面跑项目,要跑的就是这么衙门。要是有个熟人在里面,简直不知道便利多少。 不光是市里请客,就是李书记也以常|委的身份,请她单独吃饭,还‘巧遇’了省z。 林雨桐一看这个巧劲,就啥都明白了。 秦北正在筹备火力发电站,但是这个项目送上去一直没批下来。 如今用电紧张,到哪都是如此。尤其是农村,越是到了天热的时候越是停电。有时候急着用水泵抽水浇地呢,结果就是没点。急的人一点办法都没有。城里也是一样的,分片的限电。 她隐晦的表示了对电厂的关心,意思就是我会想办法促成此事。 李书记就笑:“咱们小林是最讲人情的人。” 这个高帽子戴的。 吃完饭,林雨桐再三表示,去京城的时候,一定得提前告知一声,“……我来安排……” 态度拿捏的叫人特别舒服。 等单独跟赵梅一块了,林雨桐就问她的打算。 新上来一个肯定得换她的,这个办公室主任,她当不长。 赵梅有些失落的笑:“还以为能跟着您多干几年呢。” “这么的。”林雨桐说,“你先去科技城那边呆着,江山跟我是熟人,你给她做副手过度一段时间,回头京城有合适的职位,我再帮你运作。” 这可谓是一脚瞪天了。 赵梅感谢的话都说不出口,这不是一句感谢能表达的。 林雨桐就说:“咱们姐俩这段时间合作的不错……” 很干练的一个人。也值得信赖。 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应酬,清远觉得他最可怜,爹妈倒是在身边呢,可一天三顿饭也就早饭的饭桌上能见一面。 清宁听说爸妈都能调京城,都开心疯了,“那咱是住这边呢,还是住的离你和我爸上班的地方近便点……” “还有清远要上学呢。”而那小区里,是带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还都是重点。 省心多了。 清远在一边呵呵笑,他有啥发言权呢,反正对于他来说,转学都成家常便饭了。跟这边的同学老师刚相处熟悉了,又换环境。 可姐姐呢,为了配合她,一家子跟着她转移。 那句话果然没错:世上的爹妈就没有不偏心的。 被偏心的清宁放了假,反倒是不急着回去了。等着徐强放假,等着毛丽和杨东放假,回去也有个伴儿啊。 本校还有一个是学土木的,他知道清宁,找过来问要不要一块回家。 清宁说要等外校的高中同学。 这几天就是忙着送宿舍的几个去车站。 有去东北的,有去西南的,有去鹏城的,有去杭州的。反正是天南地北的呗。 结果那边没等到放假,先把严格给等回来了。没回家,直接带着行李过来了。 “我爸妈年后就来京城了。”清宁高兴的跟严格分享。 这个事情严格知道,爸爸打电话说了。 “那现在呢?”严格放下包,“不得买点礼物回去。你过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