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7.悠悠岁月(104)三合一 (第5/6页)
,人家找来了。说是家里啥都不顺。出门摔跤,过了门槛能摔掉大牙,在自家低头栽了个跟头,能把胳膊腿儿给摔的骨折。他说哪哪的都不顺。结果找了神算子给算了。人家说你这头上有孝压着呢。然后人家就来问了,说是不是给爹脱服了?二嫂就说没惊动你……人家就说,这叫啥惊动?这不是惊动不惊动的事。人头上压着孝呢,你说着压在头上能好。最后二哥二嫂没办法,哪怕人家是因为这事没通知他故意过来生事找茬的,他们也得接着。又是弄了全羊全猪全鸡鸭,正儿八经的叫人家祭奠然后设席摆菜……才把这事给了了……” 所以说,农村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复杂。 林雨桐都头疼了。 要说这披麻戴孝的,那可就多了。 林家成披麻戴孝了,林大娘披麻戴孝了。 还包括了何小婉,赵爱华以及赵爱华家的俩儿子。 可这些人跟金家镇没啥关系了。可要从有些习俗上来说,人家身上真的就是压着孝的。真要找事……叫大家评论起来,还得说金家不地道。 还有这几年越发不来往的齐家人。一个村住着,还一大家子,当年可是他们自己披麻戴孝的。不跟人家说一声行吗? 真不行! 你得跟人家说,说了之后人家来不来的,那是人家的事。 别叫最后怪到自家头上。 农村的人情世故,比想象的要麻烦的多。 那就只能该通知的通知,把脱服的日子,定在腊月二十六。 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很多,这席面也就顺手准备起来了。 到了正日子,该来的就都来了。 比较尴尬的说。 何小婉是大家已经习惯的神奇存在。 但马小婷和赵爱华同时出现,就叫人不怎么习惯了。 何小婉还有心情评价别人,她跟英子嘀咕:“老五家那俩娃,都是狼崽子。你说赵爱华这几年做的咋样,亲妈做的都没人家好。结果呢?你看看,那俩孩子见了赵爱华跟见了仇人似的……” 没错!马小婷回来了,然后俩娃又常跑老二家蹭饭了。放了寒假想把孩子塞过来,英子就把清安都送县城了。 意思就是:没空! 孩子小,你说大人教的不懂事也就罢了。 老五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为了这俩娃,老四跟桐帮着赵爱华家俩娃安置工作,帮着找出路。为了这俩娃,赵爱华要是忙了,也把孩子往这边放,因着那是后妈,英子不光不能说不让,还得对孩子好,好的叫赵爱华觉得,她不能也不敢对孩子不好,这俩娃是有人护着的宝贝疙瘩。 可结果呢? 马小婷一回来,一朝回到解放前。 谁是好脾气的? 英子就不搭理马小婷。村里也没几个搭理她的。 倒是赵爱华,撸袖子干活,跟村里这些小媳妇大媳妇都熟悉。说说笑笑的,半点都不在意。 说起她家的孙子,又吆喝着叫大家给她家吴双瞅对象。 齐家人来了,话里话外的,还是说没活干之类的事。林雨桐和四爷听着,一耳朵进一耳朵出。 忙忙叨叨的把这事了了,才算完。 回县城的时候老三叫清辉:“过年也一个人过?不回去是不是?” 清辉摇头:“不去!” “那你要咋的?”老三都折腾的没脾气。 清辉就看外面停着的那辆新车,眼神一个接着一个。 老三气的啊:“跟我走,过完年车就给你。” 然后清辉麻溜的窜到车上去了。 但到了家,不在老三那边住。住楼下这边,跟清平和清安住。 清平就说他:“你要车干嘛?” 清辉跟他大姐说:“当客车用啊。沿线一路乡镇往县城拉客,不少赚钱的。” 还是想着挣钱的事。 但是清辉今年十四了,过了年才虚岁十五。 这年纪能开车吗? 她不懂这个,不过有人懂啊。 徐强懂。听说他初中高中就跟着人跑大货车了。 打电话去徐强家,他爸在他上大学之后,就咬牙安装了电话。三叔不在家的时候,徐叔常过来照看,给自己留个他的号码。 本来想用家里的电话的,但想想清辉和清安还在家,说这个不合适。 自家县城的房子是从三叔那边拉过来的线,挂着分机。打和接都行。但要是跟徐强打电话,万一三叔那边谁拿起电话不就都听见了。 她起身拿了钥匙,拿了ic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