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09.悠悠岁月(126)三合一 (第3/6页)
是听不进去。骂了几句,就都相互打听,金家哪个亲戚家办丧事。 不知道谁说老二没去果园,说是丈母娘还是谁没了。 这些人就直接骂马小婷是傻子。 林家的丧事你都不去,那不光是英子的娘家,那还是桐的娘家。你个傻蛋省那五十一百的零碎钱,蠢不蠢? 桐手底下随便漏出来点,都不是小数目。 桐是那叫人家吃亏的性子吗? 多厚道的人啊。 所以报丧的还没回来,有人就把电话打到老二手机上了,把马小婷的行事一五一十的都说了。老二气的够呛,倒是也没瞒着英子,只说:“……老五不知道这事……” 就是知道了会有啥不一样? 报丧这事,瞒不住的。人家报丧的人回来肯定得回复林家的,林二嫂当然就问英子了,“那就是金家不来几个是吧?” 老三家肯定是来的。 其他的,爱来不来。 英子就点头:“不用给金家预留多的位子……”没解释老五不在家的事。 结果第二天,不光是老三家两口子来了,来的还有赵爱华,以及赵爱华的俩儿子。还都是分开上礼金的,都是二百。 很是给面子。 丧事办完了,英子就打电话跟林雨桐说了一声,“……四六不懂的东西……”是说李仙儿和马小婷,“这也得亏是咱们跟娘家不亲,要不然这得结仇……” 是这么一个道理。 又说起赵爱华:“别管怎么着,人家事办的敞亮。” 林雨桐点头,这事记下来。赵爱华这俩儿子,那自然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咱不能真袖手旁观。另外吴双还没结婚呢,“等结婚的时候,你记得跟我说……”得添礼的。 礼尚往来,是对人基本的尊重。 英子把这事放心里了,又说林大娘的丧事:“……好些年都没见这么丢人的事了……薄皮的棺材……不合身的寿衣……尤其脚上那鞋……小了整整一个码子……用鞋拔子往上拉才算给穿上了……” 鞋最是得合脚,尤其不能穿小一号的。这叫穿小鞋,到了那边还要穿小鞋,这得多惨! “大哥不知道?”林雨桐觉得要是这么着,林玉健还没搭手,这就有些奇怪。 英子就耻笑:“谁去说去?穿戴都是儿媳妇和闺女的事,儿子是不到跟前的。谁没事多那嘴。我看见了,也只当没看见。人家那闺女儿媳妇都是亲的,哪里就轮到我多嘴了。” 林大嫂没去,也不可能知道。即便知道了,林雨桐觉得,说不说管不管还在两可之间。 跟林雨桐说话,英子没啥要遮拦的,有啥说啥,“……席面是五十块钱一桌的席面……稀汤寡水的……鸡鱼肘子一个大菜都没有……酒是散酒……几十块钱买了一缸……四口吹打的送丧乐班……” 细细数下来,整个丧礼都透着一股子寒酸。 如今很少见到五十一桌的席面了,都在一百往上,一般的人家,都在一百到一百二之间。一百八到两百的席面算是比较体面的。吃的喝的不讲究,但至少得热闹些吧。四口送丧的乐班……林雨桐摇头,寒碜点的,都是六口,一般都是八口,十口算是热闹的,十二口那是体面的。要想更热闹得十六口。当年瞎子爹整整有二十口人吹吹打打。 这一比较,可不寒碜。 “估计是故意的,想叫大哥搭茬接话。看不过去他就把事给揽过去了……”林雨桐这么说,要不然咋解释林玉康办的这事。 英子也是这么想的,“哭穷哭的不行,大哥也没接话。丧事办完了,二嫂不叫走,把人都叫一块,要分娘的私房钱。” 大儿子年年孝敬,加在一起可不是小数目了。 “九万八。”英子咂舌,“这不算偷摸补贴给玉叶和几个孙子孙女的。二嫂问大哥要,大哥就问了,说你们给娘啥了,是买过一双袜子,还是送过一双手套,这里面的的钱有一分是你们的吗?然后玉顺家的媳妇就说,话不是那么说的,钱这东西给了娘就是娘的,娘的东西儿孙都有份……最后大哥给了,叫平分了……我看大哥是真寒心了……” 一个个的如今都是翅膀硬了,不是当年求奔着老大哥的时候了。 不过林玉健把钱给了,只怕以后再想叫他拿钱,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听的多了,就难免有些可怜林玉健了。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