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12.悠悠岁月(129)三合一 (第3/6页)
且看金家这两口子,对这俩小伙子也都认识,还问候人家家里人。那这熟人家的孩子处对象,不成的少。真有个磕磕绊绊的,面子上都不好看。顾虑的就比较多了。 家里有背景,自己又有本事,人家这两对孩子没道理将来不出息。 回到房间他就说花花:“真要是看上了……就多长点心眼……多跟这些叔叔婶子姐姐弟弟的来往些……吃不了亏……” 中午这顿饭能在酒店吃,晚上却不行。 四爷和林雨桐怎么着也得露面的。 如今农村娶媳妇不容易。彩礼动辄一两万,还得要电视冰箱摩托车之类的大家伙。没有三五万,你都别想给儿子娶媳妇。 真把这个错过了,等将来老大张嘴说给孩子结婚要借钱,要叫叔叔们管,你说管还是不管?管吧,心里这口气不平。不管吧,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村上的人一准说,那怂金老四真不是个东西,当那么大的官,愣是看着亲侄儿打光棍。 要是再碰上个刻意巴结的又别用用心的,啥也不要把闺女嫁给清丰,那以后的麻烦会更多。 这个姑娘反倒是很好的选择。中间啥都不牵扯,只要人进了家门了,跟娘家的来往就少了。要来往也只老大那边来往,跟他们这边,那再牵扯就有些牵强了。 两口子知道,这就是一锤子的买卖。只一回付出了,就算是绝了后患了。 因此,定好了饭店,又叫严格和徐强是接人。 菜紧着好的上,酒紧着好的喝。 这肖爸一看这阵势,就真相信人家是大干部。身上的气势又骗不了人。 四爷跟肖爸和肖叔说话,问的都是甘省的情况。如今种啥呢?养多少羊?一年的收成怎么样?吃水还很困难吗?政府又是怎么给解决的?类似这样的问题。 然后那可说的就多了,一顿饭吃的基本不怎么冷场。 李仙儿挨着林雨桐,低声跟林雨桐说话:“……你说这给多少彩礼合适……” 问我?我又不会添钱给你! 刚进门的时候,她已经给了花花一千的见面礼了。之后再就是结婚的时候随礼,再多的,就真没了。 问自己应该给多少? 那得看人家那边觉得多少钱能搁的住了。 林雨桐就说:“……我这几年都没回去,也不知道咱们家那边的情况,咱那时候就是三四十块钱……你那时候要的多,也才三五百块钱。如今到底是啥情况……不好说……” 李仙儿就说:“咱们那边,一般都是先拿两万,再说其他。这三金五金的,得结婚前买齐了。彩电必须有,冰箱这个要的倒是少……不过摩托车如今……都要……就跟当年的自行车一样……少了觉得就不好……” 那也就是你当年要了一辆自行车,还叫金家背了一屁股的债。 如今人家要摩托车,那也是该的。 现下摩托车可真心不便宜,拿的出手的,最不行也得在五六千这个样子。 可农户的收入,一年的毛收入要是达到两万,那得是过的好的人家。除开投资,一年得落到一万块钱,那日子过的就算有油水。可家里要是供养大学生,过的肯定就紧巴。要是不供养学生,碰上个婚丧嫁娶的。除了借债也没别的路可走了。 老大家打从回来,这大半年过的都紧巴的很。 金满城种地,清丰跟花花在周围打打零工。比如苹果成熟季节,要装车的装运工,清丰去。要分拣苹果的小工,花花去。李仙儿呢,在幼儿园给孩子做饭呢。工钱是按天算的,一天包吃包喝,给七块钱。星期六和星期天不算。不过按英子说的,她那人手脚不干净。每天偷上一把盐,几把米,几个馒头的,就够清收的伙食了。算是多赚了一个人的饭钱。 这些事,英子在电话上跟林雨桐絮叨过。什么李仙儿过来跟她哭诉了,觉得儿子这不好那不好。比如吧,家里桌上炒了两盘子肉菜,清丰必然是把肉挑给花花吃。 李仙儿真是特别伤心:“……没良心的,就算是我跟他爸不吃,清收也不吃吗?正长身体呢。” 不用说的详细,林雨桐都能知道那日子怎么过。 家里有儿媳妇了,这平常的生活就不能凑活了。平时吧,一把野菜,凑一盘菜也就能过。可这有儿媳妇了,还是没进门的,没生孩子的儿媳妇,这么凑活就真不成。总是怕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