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59.鸾凤来仪(13)三合一 (第2/6页)
个不喜,这不也岌岌可危吗?皇后得宠的时候,圣上对太子是什么态度?后来皇后不得宠了,圣上对太子又是个什么态度?人都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后院中一旦出现了比正妻还得宠的女人,那么,男人对嫡子嫡女而言,距离后爹也就不远了。 这个例子明晃晃的就摆在宫里,摆在自家的身上,可惜太子妃一叶障目,就是看不见。 奈何? 东宫先收到凉州的消息,然后跟往常一样的过日子。 直到太子收到消息之后的第三天,朝廷才收到奏报。 急报是要先呈送到内阁的。 阴伯方为太师,也为内阁首辅。而这次,连他都没有提前得到消息。 拿着手里的奏报,他不由的暗骂了一声:“不孝子!” 这个变故突然到,也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可这种事,这种大喜事,心里再是有万千的想法,该处理的还是要处理。 召集其他四位阁臣,将折子都传递的看了。 阴伯方就捋着胡子瞧着:陈擎苍这老东西眉眼不动,也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消息,还是装模作样呢。 陈擎苍对凉州的详情,是真不知道,亲孙子跟去了,但是并没有送回消息来。因此,他对于阴伯方的打量还有些莫名其妙。心里也疑惑,不知道自家孙子是怎么一回事,不至于没有送个消息的时间吧。 既然现在大家都说是好事,那这好事自然就是好事! 这就意味着‘太孙’得回朝了。 没时间思量自家孙子在凉州到底是怎么回事,抬眼看去,那边高寒远已经老泪纵横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盼到这一天……快!快送内宫……” 这里面,就数高寒远最激动。他是太子的启蒙老师,内阁中五位阁臣,有两位跟东宫的关系比较亲近。一位是陈擎苍,太子的老丈人。一位就是他,太子的老师。 而除了阴伯方以外的另外两位,张书岚和万芳园,又都是阴伯方的门生。这二人向来是以阴伯方马首是瞻。不过这两人,在阴伯方那里,也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万芳园的庶女前几年嫁给武安王为侧妃,又给武安王生下了长子。所以,这万芳园哪怕是没有对阴伯方有什么违逆的地方,但许多时候,他的倾向总有别的偏向。 阴伯方把各人的表情的都看在眼里,就起身:“如此大事……同去如何?” 当然!当然的同去。 太孙回朝会叫朝局有什么变化,这个……在没有见到太孙本人之前,这奏折也只是奏折,不能轻易的就下判断。但是凉州如此一个紧要的地方,该怎么安排?几个人心里谁没点自己的笑算盘。 当然了暂时呢,也说不到凉州这事上来。 但是这次得见见皇上,看看皇上对戚威,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态度? 什么态度都没看到。 皇上收了折子,就没有然后了。 大太监冯千恩出来,也都是拱手打千,多余的一句都没有。 万芳园就皱眉:“冯公公,圣上可有别的旨意?” 冯千恩低垂着眼眸,只道:“圣上说——知道了。” 知道了? 就说一句知道了? “这?”万芳园看向阴伯方,眼里带着几分问询之意。 阴伯方面色半点也不变,“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圣上既已经知道了,我等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就都退了,静待旨意吧。” 冯千恩对着阴伯方欠身,一副恭送的架势。 在出了这么大的事之后,五位阁臣,愣是没见到圣上的面。 这是几个意思? 出了宫,五个人分了三路。陈擎苍和高寒远去了东宫。张书岚跟着阴伯方朝阴家的方向走。只万芳园,跟着阴伯方走了几步,却被阴伯方拦了,“下衙了,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你要忙,就去忙你的去吧。” “……所以,万芳园就去了武安王府?”宣平帝靠在玉枕上,闭着眼睛问冯千恩。 “是!”冯千恩的声音更低下来,把正在给皇上摁额头的徒弟兼干儿子冯酬换下来,“万大人先是回了家,一顶小轿从后门出去了,进的是武安王府的侧门……” 宣平帝就冷哼一声:“朕的这俩儿子啊……就是这么迫不及待……” 冯千恩不敢说话,手上的动作却更加的轻柔。 半天,宣平帝的眼睛才睁开,眉头似乎也松快了一些:“也好……凉州终归是靖国的凉州了,等将来,朕对列祖列祖也总算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