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61.鸾凤来仪(15)三合一 (第2/6页)
天带过来给我瞧瞧,我府里别的没有,蝈蝈笼子可都是名家珍品,看上的,叔叔送你……可有一样,不要叫你父亲知道。你父亲……最是严苛不过。当年我玩蝈蝈,被你父亲揍了一星期下不了床。到现在,都不敢明目张胆的玩儿了。” 临安郡王只笑:“那要是叫父亲知道了,侄儿只推说是叔叔许了的。” “好小子!”武安王哈哈大笑:“给叔叔挖起坑了。” 叔侄俩有说有笑,引得不少人侧目。 正说着呢,远处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先是探马来报:“……太孙殿下的仪仗就在两里之外。” 知道了!不用说都知道了。 只听那如奔雷似的马蹄声,就知道,到了。 昨夜的一场过云雨,对旱情没起到什么缓解的作用,倒是使得路上本该飞扬起来的尘土,熨帖了起来。 马儿跑起来,不至于扬起灰尘,脏了这一身刚换上的袍服。 玄衣绣金龙,扎着明黄的腰带,头上是金冠东珠,脚上是一双登云靴。就连飞舟,也威武不凡起来,马鞍都是特制的,昨儿夜里连夜给送来的。 身后骑马跟着的是四爷、阴成之、陈云鹤等人,能骑马的都骑在马上,不能骑马的,都坠在最后,坐在马车里慢行。 其中还有林雨桐带回来的一百少年武士,都是一身黑色的劲装,人人身上都是宝弓长刀,迎面而来的就是凛然的杀气。 蒙放带着五百的亲兵,亲自‘护送’着牧仁王子和宝音公主。 这是此次出使,使团带回来的战利品。 但此时没时间关注那些,所有的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最前面这个少年身上。 不知道多少人心里给这位太孙画过画像,但等人真的到跟前了,他们才发现,这个太孙跟所有想象中的都有些不一样。 他双目如电,自信昂扬。面对这么多人的打量,毫不怯场。甚至一一的迎着目光看过去。 阴成之轻咳一声,提醒武安王:“王爷,这便是太孙殿下。” 武安王干笑两声:“骤然一见,有几分感慨罢了。” 林雨桐嘴角勾起,下马便问:“叔王可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而来。” 武安王微微颔首,指了指香案。 林雨桐跪在香案之前,行了国礼。动作挥洒自如,饶是礼部官员在侧,也挑不出半点有失仪态的地方。 等站直了,就扭过身,笑着看向武安王。 武安王垂下眼睑,理了袖子衣袍,缓缓的跪下去。 他这一跪,后面才呼啦啦的跪了一片。 三跪三叩首,林雨桐这才笑着将武安王给扶起来了,又躬身给武安王见礼,还低声问道:“叔王,不知道侄儿刚才可有失礼之处?” 武安王愣了愣,抬眼却看见一双深不见底的眸子。他的心微微一紧,这小子可比他老子道行深多了。 明明半点不曾客气的受了自己的礼,却还一副假惺惺的作态。 他嘴角不由的就带上了几分意味不明的笑,欠身道:“太孙礼仪周全,哪里会有失礼的地方?” 林雨桐一副大惊之态:“叔叔对侄儿怎么如此生分?可是侄儿哪里惹的叔叔不快?” “不敢!”武安王客套的笑:“太孙为君,国礼当在家礼之前。太孙所为极为妥当。” “叔王如此说……那我就放心了。”她还真就露出一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太孙无需如此小心谨慎。”武安王笑的一脸真诚:“刚回朝,有些事上,有点瑕疵,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真有拿不定主意的,臣不敢推辞,太孙尽管直言便是。臣自当竭尽全力……” 话没说完,林雨桐就眼睛一亮,直接打断道:“叔王这么说,我就安心了。之前还真有一件两难之事,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既然叔王这么说了,那便交给叔王处置。” 说着,就朝林谅打了一个手势,然后林谅带着人,将一直压在马车上的上官淳给请了过来。 一路上好吃好喝伺候着,又在马车里呆着限制了自由。吃了睡睡了吃,导致的结果就是除了阴家父子天生丽质没被晒黑之外,就数上官淳最白。不光是白了,还胖了不止二十斤。圆圆润润的被带过来了。 他先是莫名其妙的被带过来,然后看到这样一个阵仗,就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 他团团的对着上司同僚行礼好似也最多换来别人的一瞥。所有的人都关注着太孙那边。 见太孙跟武安王小声的说话,越说武安王的脸色好似越是难看。 这到底是说的啥? 上官淳其实心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