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69.鸾凤来仪(23)三合一 (第3/6页)
糊口,要是家里的爹娘妻儿在老家种地,家里的日子还得是富足的。可家里的几亩水田,被人家强买了。爹妈妻儿无所依,这才拖家带口的来金陵投奔了。原本他是住在店里的,可家人来了,总不能叫家人也住在店里。好容易在外城租了两间房舍,暂时是安置了。可家里的孩子小,妻子有孕,爹又被气病了。卖水田的那点银子租了房子抓了药,买了粮食之后,剩下的真不多了。一个月一两银子,这钱哪里够?舍不得这稳定的差事,可要是再不想办法,日子就都没法过了。 他留了个心眼,找掌柜的:“想请几日假……” 掌柜的就冷笑:“宗朝,东家可待你不薄。你这是听到点风声,就想另谋高枝了。当然了,咱们不能挡了你的前程。可你也不能霸着一堆,奔着另一堆吧。这样,你干脆把差事辞了,咱们两便宜。” 邱宗朝满面通红,掌柜的话不好听,但到底是他办的事不地道。 再要是争论下去,那真就有些无耻了。 他再三鞠躬:“……实是家里遭了难……一家子等着吃饭呢……还请掌柜的您见谅……” 这掌柜的面色不愉,但也没为难人,“这个月你没干到月底,我也不坑你。干了十七天,给你六钱银子……”当即拿了银子塞过去。 邱宗朝再三道谢,收拾了行礼,舍不得叫骡车,自己背着就走。 可等出来了,却发现带着东西不敢回家。这么回去家里爹娘只有更担心的。 想去客栈吧,又舍不得那点银钱。 于是干脆一咬牙,直接就往溪园去了。 此时的溪园门口,不见什么人。他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告示。远远的看见溪园四周都是黑衣肃容的人把守,他自己就先胆怯了。 好半天才往前挪了两步,正想着要不要过去呢,就见里面搬出桌子椅子来,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 看见他了,人家就打招呼,“是不是看了求贤榜来的?过来写履历。” 都很和气。 他背着被褥过去,把被褥放在一边,“不好意思,刚辞工……” 这人就道:“没事。先写你的履历,叫什么,哪里人,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如今在哪里住,有无功名,若是无功名,就写擅长干什么。” 他战战兢兢的过去,把自己的情况简略的写了。字不算好,只能说规规矩矩的,能看而已。 然后就有小厮拿着他的表,“跟我走吧。” 他看了一下自己的被褥,有些迟疑。 那人就说:“你先进去,你的东西我叫人给你送到东边门房。”说着,就拿出一对木牌来,“你拿你个……”然后剩下的那个他挂在了捆绑被褥的绳子上,“要走的时候,凭木牌去东门房取你的东西。” 那这可太方便了。 千恩万谢之后,他才跟着小厮进去。穿过门房,里面是一排房舍。 就有人问:“这位先生应的哪个召?” “算筹!”这小厮答了一声。 这人含笑点头,邱宗朝就赶紧欠身。 然后跟着小厮一路往里面去,门上贴着个‘算’字的,就走了进去。里面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指了指桌子上的算盘和笔墨。邱宗朝过去,见桌上摆着的是一本账册,他翻开就扒拉算珠子,因着紧张,算的比平时慢多了,手指都有些颤抖。 等算完了,把结果写在纸上递过去。 然后这老者看了一眼,就在他的履历上打了一个勾,“送去给陈大人。” 之后就被带到一处大厅里,厅里就是一排排的桌椅,桌子上摆着算盘,还没有其他的人。 不大工夫,又有一十四五岁的少年被带进来了,少年的衣服带着补丁,袖子露着手肘,裤子露着脚踝,脚上穿着草鞋。见了他腼腆的笑笑。 攀谈起来,才知道也是来应召的。这少年识字,能写会念,但却不擅长算。 正想着派来这么个人是啥意思,就有人搬进来一箱子东西,打开之后,全是账本。人家说了:“一个负责念,一个负责算。里面的一片纸都不许带出来。到了饭点有人给送饭,想喝水门口就放着茶壶茶碗。要出恭,院子里就有茅房。晚上该休息的时候,会有人送席子被褥过来。” 竟是要吃住在这里。 邱宗朝就赶紧道:“小的还没跟家里说一声……” 这人就道:“有什么要传的话,写封信给我,要是需要提前支取银钱,只要告知一声即可。” 两人顿时就感激不尽,家里都等着米下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