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10.旧日光阴(22)三合一 (第6/6页)
“八成。”给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 赵平的眼睛都放光了:国内要是能自己生产这样的生产线,这不光是能自产自销,关键是还能出口一些国家换外汇。“这个事情,我要先汇报。” 当天汇报,当天就给了批复。 允许在保密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试生产。 这些专家,并没有留下来工作,在这边的运行一切顺利之后,去了别的厂子。具体是哪里,这个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流转回来,这也是个未知数。 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因为专家所带来的这股子风潮总算是过去了。 一切都回归了平静。 那些学员,都成了各个车间的骨干。而这二十九个翻译,也做了一些工作上的安排和调整。 四爷和钱思远筹备一一五研究中心,四爷任主任,钱思远任副主任。 苏瑾这样的,直接被提拔到厂办去了。这里主要负责一一五的日常工作事务,比在宣传科可好了太多了。 林晓星被安排在了人事处,这地方职权大,又清闲,比当个小小的广播员可好多了。工资都提了一等。 林雨桐呢?财会科不舍,说什么都不放人。 不放人就不放人吧,提了个副科,又在工会给挂了一个职位。 算是都小小的进了一步。 好些人都羡慕呢,说你看人,这就爬上去了。可真爬上去的人,未必就高兴。 为啥呢? 那些补助没了。 奶蛋肉粮菜,各种的生活日常用品的补贴足够用了,可以把工资都攒下来的。如今没有这些了,一时之间都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了。 等到丹阳能蹦着字往外说话了,也会走路了,厂里就通知了,说都抓紧时间,去派出所,登记户口,领取户口本。一定要抓紧,户口本这东西很重要。以后没有户口本,就只能去买高价粮食。 然后得到厂里开证明,证明家里有几口人,都分别是谁谁谁。 四爷忙着呢,是林雨桐去的。 去了也没排队,就直接给办了,因为坐在办公室里忙叨的是自家大哥——大原。 怎么也没想到,他被分到户籍科,成了户籍民警。 大原把林雨桐的证明收了,就从抽屉里把早就写好的户口本拿出来了递过去:“先回去吧,改天再去看丹阳。” 被围堵的里三层外三层的,是挺忙的。 如今的户口本没有什么塑料的封面,就是土黄色的一本小册子,封面稍微有点硬度,上面就三个字——户口簿。 然后里面也不要什么照片,就是手写的名字,以及性别住址工作单位等等的信息。 别的,就没有了。 晚上给四爷看,叫他一下子给想起来了,“……还没给丹阳照相呢。” 于是,周末的时候,两人拉上老太太带孩子出去,照相去。 叫人家先给老太太照了全身相,再叫她抱着孩子照一张合影。照完了老太太又说:“给我再照一个半身的。” 林雨桐就明白了,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为百年之后的事想想。 想照,那就照呗。 给孩子照了好几张,又补了一张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才从照相馆里出来。 路边有那种为抗m援朝捐款的捐款箱,老太太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塞了进去。自从号召为前线捐款买飞机大炮以来,老太太的零用钱,每月都捐。 “又担心我二哥了吧?”林雨桐搀扶着老太太,问了一声。 能不担心吗? 那炮弹又不长眼睛。 说着话,正走着呢,兜头就碰上了两人。 正是范云清和洪刚,范云清的怀里还抱着一个瞧着都三四个月的孩子了。最近半年,范云清请了假了,去范家安胎了。不怎么见人。什么时候生的孩子,林雨桐都不知道。 这会子碰上了……挺尴尬。 洪刚笑了笑:“也来给孩子照相啊?我们也一样,孩子满月了,来照张相。” 这明显不是才满月的孩子,只怕是照‘百日照’的吧。 四爷点头,算是示意,“你们忙吧……” 要擦肩而过了,范云清却叫老太太:“……娘……”叫完又改口,“大娘……” 老太太点点头,却没应答。 范云清赶紧问:“大原是在派出所工作吧?我还说一会子去找他……” 林雨桐就明白了:户口登记了,这两口子想给他们怀里的孩子改个出生日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