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24.旧日光阴(36)三合一 (第5/6页)
的放下了。 别人家的家务事,这谁都管不着的。 各自忙着搬家的事,等搬过去了,真就舒服了。 一进大门,是两间门房,一间当厨房,一间当杂物房,过了门厅,就是照壁,向左右转过去,就是通往厢房的甬道。甬道的用砖铺就,两侧留着方形的小花坛,四爷说:“……等明年,移栽几棵葡萄树来。” 林雨桐就朝上看,等葡萄架子铺面了,这就是游廊了。 两边的厢房各两个不大的房间,过去就是正房带角房。从正房两边的拱门出去,就是后院。 后院小菜地。规划的整整齐齐。 而厕所和卫生间,四爷都是给放在屋里的。正房和厢房都套着厕所呢。排水管道是从其他厂搜刮来的,直接通到墙外,墙外头有个化粪池,是用水泥打起了的。上面盖着水泥板,需要清理的时候,说一声就行。厂里每天都有拉粪车从后门进出。好些生产大队都抢着要呢。 常秋云帮着看孩子,是早上七点来,晚上等林雨桐下班之后就走的。晚上也不在这边歇,所以,两口子带着三孩子,就住东间。 地方大了,烧的地龙,屋里确实是没有暖气那么热。不过穿着秋衣秋裤在屋里呆着,也不算冷。晚上四爷靠在炕头看书,林雨桐抱着骄阳哄,丹阳和朝阳趴在炕上玩拼图。 岁月静好,不外如是了。 搬到新家,唯一不好的就是,孩子上学就比较远了。 得多走十多分钟的路程才行。 之前,四爷还骑自行车送来俩孩子去。如今不了,大冬天的,坐在车上更冷。 早饭提前吃四十分钟。然后在家里教俩孩子背诗背古文,用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过了再出门,再慢跑也没什么关系了。然后爷三个,就小跑着上学去了。 家里的自行车,直接给常秋云用了。她早起要赶来,晚上要赶回去,有个自行车更方便。 丹阳先是跟着她爸跑,后来嫌弃得迁就朝阳而放慢的跑步速度,干脆就不跟着跑了。她跟铁蛋狗子和小草他们约了时间,在巷子口集合,然后几个人跑着一起上学。 孩子得需要玩伴,见她玩的好,四爷也不去管。只慢慢的陪着朝阳跑。 放学也一样,只需要接朝阳,丹阳不用管了,自己就能跑回家。 不过这天,丹阳回家有点晚。 林雨桐才说出门去找找呢,结果这丫头回来了。 还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后面还坠着个尾巴,是个十岁大小的男孩。 这孩子脸上脏兮兮的,瘦的很,如今这都是腊月天了,可这孩子身上还是夹袄。而且里面为数不多的棉絮已经露出来了,脚上还穿着单鞋,已经露着脚趾了。 “这谁家的孩子?”林雨桐先叫孩子进来,“快进来。” 丹阳就道:“他一直偷着去我们学校,在我们教室外面偷听。今儿被我们班几个男生逮住了,还没怎么着呢,他就晕了。我们老师给他喝了热水,说他这是饿的,我就把我身上的肉脯都给他了。然后我放学……他就一直跟着我,我怎么叫他走,他都不走……” 林雨桐揉揉闺女的脑袋,以示安慰,然后就看那孩子,只见他低着头,脚不安的蹭着地面。她叹了一声,打发丹阳:“去找你苗大娘,要一身你铁蛋哥的旧棉衣来。”然后叫这不知道谁家的孩子,“先去洗洗……” 洗完了,苗大嫂也拿着衣裳过来了。 “可怜见的,这谁家的孩子?”她热心的问,又把衣裳递给林雨桐,细看这孩子。 孩子的脸上脚上甚至是腿上,都生了冻疮。不知道这种天在外面是怎么过的。 看着这孩子这样,啥话也先不问,先带到屋里,把丹阳留的饭都紧着这孩子吃了。 等他吃完了,林雨桐才问:“你叫什么?你父母呢?” 这孩子轻轻放下筷子:“我爸死了,我妈带着我改嫁。我就知道从b京上了火车,坐了两天又下了火车,在火车站,我妈说叫我站着别动,她说就去上个厕所。可是我站着不动等了我妈三天,也没见我妈回来。车站的叔叔阿姨,都说我妈不要我了。就把我送到了孤儿院。我妈怎么会不要我呢?我不信!我就从孤儿院跑出来到处找我妈。我都找了两年了……” 苗大嫂嘴里啧啧,眼泪都下来:“这当妈的,咋这么狠心呢?” 林雨桐却看这孩子,得有十岁上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