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40.旧日光阴(52)三合一 (第6/6页)
的未必有自己做的好吃,可对于孩子来说,好像还是人家的更诱人。 林雨桐倒是看上过一双绣花鞋,是一老大娘绣的,她搬个板凳坐在路边,腿上只放了这么一双鞋。这大娘是小脚,却绣了一双大鞋。目测三十七码左右的脚都能穿。林雨桐是没想到,如今还能见到这样的手艺。 她就蹲下去跟老大娘攀谈,才知道老人是给大户人家做了一辈子的绣娘了。还做的一手好旗袍! “不过如今是用不上了。”老人这么感叹。 林雨桐花了十块钱把鞋给买下了,丹阳就小声问:“能给我吗?我长大了穿。” 行啊! 给你吧! 叫丹阳给收到柜子里去了。 三年的苦难,因为这个小集市的出现,仿佛一夜之间给吹散了。 到年底了,腊月二十八这天,哗啦啦一场大雪降了下来。 没有人抱怨雪天天寒,一个个都从屋里跑出来,站在雪地里,又是跑又是喊。 好些老人,坐在地上,手捧着雪,把脸埋在雪里,又哭又喊。 三年了,三年没见这么大的雪了。 下吧!下吧!这土地再不浸润,就都没有活路了。 一个个冻的哆哆嗦嗦的,可见了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场雪可真大。” 那个就说:“下吧!下吧!再下几天几夜也不嫌弃。” 本来过年都不打算停工的,结果因为下雪,好多设备都不完善,也不能正常使用了。又刚好赶上过年,那就放假吧。除了留下值班看守工厂的,都放假了。 可想说趁着这个假期走亲访友,那恐怕不行。 这场雪几乎是阻断了交通。除了刚通车的铁路能运送一些物资之外,那真是出去不大方便。 林雨桐和四爷给林家那边打了电话,说过年回不去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老人觉得挺遗憾的。可孩子们却一点可惜的感觉都没有。 有爹妈在的地方,就是家。在家里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就不错了。 今年厂子还算是不错,四爷给争取的,一人能分二两肉。像是林雨桐家,三个职工的家庭,一共能分到六两。 咱说句实在话,这六两肉够包六口人吃的饺子吗? 搭上白菜的话,那叫白菜饺子。说肉饺子都亏心。 但即便是这样,大家还都挺欢喜的。终于闻到肉味了。 这个说:“不管是白菜猪肉的还是萝卜猪肉的,肯定香。” “就是!”那个接话了,“这肉也不能多吃,吃点肉就上头。” 是!真有这种情况。 几年不吃肉,吃完之后身体好似适应不了,吃点肉就觉得头晕。不是一个人出现过这种症状,好些人都是这样,适应不了吃肉。 这些孩子平时也不怎么缺肉吃。只要四爷去城里,每次都会带肉回来。不管是怎么弄来的,对外的说法都是孩子姥爷给的。 林师长在后半年的时候高升了。成军区副军zhang了,待遇当然是不一样了。 没见隔三差五的弄点肉,连旁边住着的计寒梅都不觉得奇怪吗? 大家的认识都是,大人吃不吃有什么关系,肯定都分着叫孩子们吃了呗。 不馋肉,林雨桐给包了韭黄鸡蛋馅的饺子,比肉的还新鲜。 丹阳这丫头慢慢的点亮了厨艺技能,跟端阳两个,一个擀皮,一个包饺子,还挺顺手。见他们会做,林雨桐就交给给他俩做。她自己在一边做大菜去了,要炖兔子,就得去外面宰杀。两口子弄这个呢,俩小的围到灶膛边上烧火,哪里最暖和。 正忙着呢,就听到人喊:“请问哪家是厂长家,哪家是书记家?” 抬起头来一看,是几个穿着警服的。 四爷就把手里的活放下,赵平也披着军大衣从屋里出来。隔壁计寒梅不在,她要求过年期间值班。 赵平和四爷隔着篱笆对视一眼,就都朝外走。 两人迎过去跟人家握手,这么一说才知道:铁路沿线运送物资的火车,上面的物资总是被偷。如今得到线索,偷盗的一伙子人,就是一一五重工机械厂的青工,所以希望厂里配合。 林雨桐听了个隐隐约约,但是搭配着对方的嘴型,她听明白了个大概。 这是奔着青工来的。 要说青工,那端阳都算是青工里面的一个小头头了。 林雨桐扭脸看端阳,见端阳隔着厨房的窗户朝外看,皱着眉头像是想到了什么,紧跟着面色一变。 “怎么了?”林雨桐扭脸就问。 端阳窜出来,“妈,坏事了!人家这是报复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