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_1338.重归来路(16)三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38.重归来路(16)三合一 (第3/6页)

这贾氏女到底想干什么?

    元春能想干什么?不过是自保罢了。自己不说,人家就不知道了吗?

    与其如此,倒是自己搏一把。

    于是,她的声音重新变的沉稳了起来:“宁国府当家的夫人尤氏,以尤氏的出身,哪怕是做续弦,又有几家肯许亲。况且,尤氏嫁到府里之时,年龄几许?二十多岁的老姑娘,何以嫁进国公府邸成了正室?”

    这个皇后还真不知道。按理说诰命该有朝贺的,可她真不记得有尤氏这么个人。若是没见过,只能是请假了。不外乎病假或是产育假。

    别说她做了皇后之后没见过尤氏,就是以前作为王妃,也不记得在公众场合见过她。

    她一直避着,在避什么呢?

    皇后不由的问:“她到底是什么身份,有什么隐情,你一一道来……”

    元春摇头:“那时,奴婢年纪尚小。只知道这不合情理,却不知道缘由究竟在哪里。”

    皇后脸上的表情就一收:这是什么话。把这些猜测都拿出来,可都是些莫须有。

    这么想着,随即又一顿,这世上最可怕的可不就是莫须有。她这是要把这怀疑的种子给皇上种在心里。

    好个大胆的贱婢!

    元春好似感觉到皇后的怒气一般,又忙道:“若尤氏,奴婢有些看不准里面的隐情的话。那么秦氏呢?一个善堂抱养的弃婴,又何意嫁进国公府?”

    父母亡故的女子都不好说亲,说的命太硬。更何况这种父母不详之人。

    人常说的五不娶,便是:逆家子不娶、乱家子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恶疾不娶、丧妇长女不娶。

    所以娶媳妇这么重要的事,是得看祖上好几代的。家世、家风、家里人的身体状况、有无隐疾,甚至考虑到家里没有女性长辈的女子不娶。这标准不算是严苛,小户人家结亲都考虑的事,宁国府这样的门第为什么不考虑,非得找这么一个出身不详的人呢?

    这身份没有猫腻吗?

    而又能是什么样的出身,叫宁国府做出这样的‘牺牲’呢?

    元春咬牙又道:“太上皇仁善圣明,先太子圈禁东宫,却不曾慢待。多一女少一女的,是老圣人会计较,还是当时还是王爷的陛下以及诸位王爷会计较?”

    这话也没错。只是被圈禁的太子的女儿罢了,为这个计较有什么意义呢?平白担了不慈仁的名声。所以,隐瞒这个有什么意思呢?

    可既然隐瞒了,那必然是有隐瞒的必要的。

    正隆帝睁开眼睛看向元春:“你到底要说什么?”

    “陛下圣明。”元春咬牙:“具体事由奴婢并不清楚。可按照奴婢的笨想法想来,既然能送出一女,难道就不能再送出一儿……”

    皇后不由的深吸一口气,这是说忠义亲王可能还有一儿子在宫外?

    太子被圈禁这些年,年长的几个孩子都夭折了。如今冷宫里的,年纪都小。虽说是迁到冷宫里了,但是她并没有苛待过。甚至还专门派了太医叫照看。若是孩子出事,谁也别想好。可这毕竟是孩子还小。若是早年送到宫外的,只怕如今不是大人,也差不多快成年了。

    而在宫外,就又平添了很多变数。毕竟,那些老臣可都还在。只贾家还愿意把那个明显有问题的姑娘娶进门,就知道这股子势力对旧主还是有感情的。

    要真是如此,这可真是内忧外患了。太上皇舍不得老臣,而这些老臣却拥护先太子的儿子。到头来,不是太上皇跟皇上斗,而是有人想借着太上皇的手跟皇上斗。

    太上皇到底是年纪大了,终归有年迈的一天。再如何,那都是亲生父亲。可这个被藏在暗处的以太子自居的人才是最最可怕的。要不是贾元春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谁能想到这背后还有如此的算计。

    正隆帝没说话,皇后就低声道:“你先出去吧,最近就在屋子里呆着,哪里也不许去!”

    贾元春应了一声‘是’,然后慢慢的退出去。

    等人出去了,皇后才低声问道:“陛下,您信吗?”

    正隆帝不置可否,良久才笑了一声:“真的如何?假的如何?就凭那些酒囊饭袋?”他摇摇头,“不是什么大事,回头叫老六进来,留神一二便是了。不用当正经事来办。”他说着,就顿了一下:“不过这个贾家女,倒是还能一用。”

    皇后叹了一口气:“若不是为家族所困,她其实是个能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