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掌事女官(清穿) 第220节 (第2/2页)
之意,怕是许多秀女都攒够了功德,等着皇上兑现承诺。 耿舒宁听得懂,胤禛只会比她懂得更快,他含笑扫了垂眸装鹌鹑的狐狸一眼。 “朕自不会辜负珠玉之宝,皇玛嬷心疼她,孙儿也心疼。” 现场安静了一瞬,叫带着暖香的丝竹之音更清晰了些,沾染得殿内所有人都察觉出皇上这话里的微妙。 这位岁宁女官……不只是恩宠更盛从前,连太皇太后和太上皇都认可,脑子灵活些的不免就紧着转起来了。 胤禛又道:“我大清人才辈出,此乃大清之幸事,不只是上了战场的将士,只要是我大清子民,当有过者罚,有功者赏。” “此事明日早朝,各位爱卿尽快给出个章程来,必不会叫有功者寒心。” 底下家里有秀女,并且已经攒够了功德的官员和宗亲,都满心欢喜。 刑部尚书家闺女办的这选秀,真是越品越有滋味儿。 不用上战场就能得功劳,以往上哪儿寻这样的好事儿去! 如此一来,底下坐着的文武官员更是没口子的夸胜仗,夸皇上,连耿氏父女都被荫及,马屁都要被拍肿了。 殿内欢声笑语,丝竹不绝于耳,一片盛世之景,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高兴得不得了。 * 哦不对,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 起码听到文武官员夸耿氏父女的后宫妃嫔,笑得格外僵硬,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她们先前还想要质问耿舒宁,一个女子,怎可跟着上战场,要问她不守女训女则之罪。 可先有太上皇和皇上金口玉言夸,后有大臣们舌灿如莲,她们也没法在这种庆功宴上找不自在。 熹嫔不动声色对着齐妃使了个眼色。 齐妃面色一沉,却没跟过去一样不屑一顾,而是看向自己的女儿怀恪。 已经十五岁的怀恪,身形瘦削,面带轻愁,被额娘瞪了第二眼,才心下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央。 “皇阿玛,女儿还没贺您御驾亲征大胜归来呢。” “女儿和弟弟妹妹们着实高兴,在皇阿玛的治理下,大清必定河清海晏,愿我大清国祚绵长,盛世久安!” 二公主嘎珞才四岁,被奶嬷嬷轻轻推了一下,略胆怯地站出来,磕磕巴巴也跟着说吉利话。 “皇阿玛勇武,女儿祝大清在,在皇阿玛的带领下,永远旗开得胜!” 同样四岁,只比二公主大半岁的三阿哥弘旭,说话要利落多了,而且听得出已经启蒙。 “儿臣听闻百姓对皇阿玛的交口称赞,夜里都笑醒了好几次,能得皇阿玛为父汗,实为儿臣之福。” “儿臣必以皇阿玛为表率,勤学苦练,哪怕只得皇阿玛半分神威,也要为我大清开疆拓土,护万民安康!” 年纪最小的四阿哥弘晏,轻轻咳嗽了几声,略有些青白的小脸儿,迷茫地转向瓜尔佳常在。 瓜尔佳常在鼓励似的冲他微微点头,四阿哥便冲了出去,站在了二公主身边。 他声音虽虚弱,却是所有皇嗣里最大胆的,“皇阿玛,儿臣也要跟您一样厉害,您教我们好不好?” 他拉起二公主的手晃了晃:“二姐姐……还有大姐姐,我们都要学,将来替父从军……护,护百姓安康!” 殿内响起一片轻笑声,苏常在担忧地扫了瓜尔佳常在一眼,紧紧捏着帕子不敢吭声。 倒是允禟笑着开口调侃:“好侄儿,你跟着学本事也就算了,怎么还要拉着两个姐姐受风里来雨里去的那桩罪呢?女子可上不了战场。” 弘晏缩了缩脖子,更加迷茫抬头看嘎珞。 “可岁宁女官,不,不也跟着去打仗了吗?她也是女子啊!二姐姐还是公主呢!” 耿舒宁微微挑眉,来了,比她预估的还要迫不及待。 晴芳禀报说熹嫔如今压齐妃一头,迫她联手的事儿,看样子并非熹嫔的全部本事。 很显然,大半年时间下来,熹嫔连瓜尔佳常在都拿下了,竟借着四阿哥做筏子。 不愧是钮祜禄氏。 * 弘晏的话音一落,殿内又一次安静下来。 好些人仔细盯着看柱子看酒壶看地毯,好似头回见到那些花纹,几乎看入了迷,耳朵都成了摆设。 也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比如接茬的允禟,还有他的好弟弟允俄,以及被二人夹在中间的允禵,都压不住好奇,偷偷去看耿舒宁的神色。 耿舒宁就……没什么表情,连头都没抬。 现在开口太早了,她一路舟车劳顿,累得要死,懒得跟人打嘴仗。 果不其然,太后冷哼了声,看向二公主和四阿哥。 “你们来慈宁宫请安时,皇玛嬷教你们的你们都忘了?” “虽你们身份尊贵,却也当谨守本分,万不能恃宠生娇,丢了你们皇阿玛的体面!” 二公主嘎珞无措地看了眼大姐怀恪,眼眶子里霎时就起了晶莹,却又不敢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